作者:春姑娘 2025-09-18
2025年9月11-12日,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春风”)受共青团珠海市委员会、珠海市公安局簕杜鹃护未队和珠海市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的邀请,作为承办单位,为珠海市“青春护航”志愿讲师团开展第二期心理健康与危机预防系列交流活动。
本次培训参与者来源广泛,既有来自珠海市公安局“簕杜鹃护未队”的干警,也有奋战在一线的教师群体,还有在校的硕博士研究生。此外,来自卫健、海关、边检等系统的专业人士也积极参与其中。春风也期待能够通过交流活动为珠海市“青春护航”志愿讲师团赋能,携手各方共同探索并构建和谐、互助的亲子关系模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理论筑基,深化对抗
到同盟的认知转变
9月11日的培训围绕“从‘对抗’到‘同盟’的亲子关系构建之路”展开,由南京大学社工专业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叙事治疗师、培训师钟宏声主讲。
钟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对抗”这一亲子关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深入剖析了对抗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对亲子双方造成的影响。她强调,对抗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而是通过不能避免的对抗了解双方的需求和立场,展开更深入的沟通与亲子关系的再建构。通过分享多个真实案例,钟老师引导学员们认识到,从对抗到同盟的转变,关键在于建立信任、增进理解,以及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培训过程中,钟老师采用了“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不仅详细阐述了亲子关系中的问题形成、边界界定等核心问题,还通过电影片段、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对抗与同盟状态下的不同氛围及应对策略和方法。学员们纷纷表示,钟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他们对亲子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后续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有效的方法指引。
实战演练,技能淬炼
助力同盟构建
9月12日的培训则聚焦于“亲子有效沟通及案例分析”,由危机干预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 CPS 注册心理师柯阳芳主讲。
柯老师首先对亲子关系中的常见对抗场景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了从对抗到同盟转变的关键步骤与策略。随后,学员们分组进行情景模拟,围绕“如何回应孩子的对抗行为”、“如何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渠道”等主题展开实战演练。在模拟过程中,学员们尝试运用柯老师所讲的理论和实操知识,如“四只好耳朵”“六根好舌头”和“一公尺教养圈”等技术,通过积极倾听、同理心表达、共同解决问题等方式,逐步化解对抗,构建同盟。柯老师对每一组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点评,从沟通技巧、情绪管理到问题解决策略,给予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
通过实操演练,学员们不仅提升了处理亲子对抗的实际能力,还深刻体会到了从对抗到同盟转变过程中,理解、尊重与合作的重要性。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努力与孩子建立更加和谐、支持的亲子关系。
凝聚共识,共筑
亲子同盟未来
此次培训活动通过“理论+案例+实操”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引领参训者深入理解亲子关系中对抗的复杂性与双重性——它既是挑战,也是成长的契机,同时凸显了从对抗走向同盟对于构建健康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对抗,并非全然是破坏关系的洪水猛兽,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亲子双方表达需求、探索边界、促进相互理解的特殊方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智慧地解读对抗,将其转化为增进理解、强化同盟的阶梯。
高强度的学习与实战,不仅激发了学员们探索亲子关系真谛的热情,更唤起了他们作为家庭一员及社会教育者的责任感。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指南,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积极应对亲子关系中的对抗时刻,将其转化为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契机。
此次培训不仅为参训者个人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宝贵契机,更为广大家庭乃至社会层面的亲子关系改善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我们坚信,随着这批满载知识与责任感的“亲子关系构建者”回归各自生活,他们将运用所学,以更加专业和细腻的方式处理亲子间的对抗与分歧,促进家庭内部的沟通与理解。专业的力量将在家庭与社会中悄然生根发芽,共同构建起一道既坚韧又富有弹性的亲子同盟防线,让爱在理解与支持中更加深厚,让每一份亲情都能在对抗与和解的循环中不断升华。
让我们携手并进,以专业之名,守护并优化亲子关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既充满爱又富含理解的蓝天,让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都能在和谐与支持的氛围中自由翱翔,绽放出最灿烂的光彩!
以下内容为学员参与培训的感悟:
“对抗为后面的沟通与对话搭建了基础”
“所谓的对抗都是在对权力的争夺以及边界的界定,我们和父母也好、和孩子也好。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关系的权威。认清对抗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展开后面的对话。有时候我们想要表达愤怒,不一定要愤怒地表达,对抗时的表达方式也非常重要。”
“对抗这种方式不可避免,重点是我们需要看见对抗的过程中每个人最看重的部分。”
“讨论和练习的方法让人特别受益,适用于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彼此之间的沟通特别深入。不是反驳,而是换一个角度和思路,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第一次接触叙事疗法,大家收获良多。有些人从个人的成长经历出发,更能理解父母了。我的同事们从中感受到,在后续的工作中怎么和服务对象沟通,更好地开放式问答。过往会在侦察的角度追问,之后会从信任的角度上,了解服务对象的内在需求。这种沟通方式不仅适用于性侵遭遇者的援助,也能应用在日常工作的交流中。总而言之,今天的课程内容对我特别有启发。”
“允许孩子去试错,也允许自己去试错。”
END
编辑:桂圆
一审:流星
二审:伍春红 钟宏声 柯阳芳
终审:Kitty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