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丨性安全教育课堂教学演练,助力学员专业化成长

作者:春姑娘 2025-10-29


项目简介

     春风快乐成长计划——宝安区儿童性安全教育师资培育项目,由深圳市宝安区慈善会主办,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承办,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深圳市宝安日报社、深圳市宝安区融媒体中心协办。

    本项目通过儿童性安全教育理论/实操培训、戏剧理论学习及实践、示范课堂学习、小组磨课、试讲考核、公益服务等环节,提升学员对于儿童性安全教育的认识,使之成为保护儿童性安全的重要力量。项目培育的师资力量能够面向学校和社区开展多样化的性安全教育活动,包括性安全教育课堂、绘本剧展演、社区科普等方式,解决儿童性侵害频发的社会问题,改善区域内的儿童安全环境。



活动回顾

     2025年10月26日,“春风快乐成长计划——宝安区儿童性安全教育师资培育项目”在宝安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宝田分部迎来了第五次专业培训。本次培训围绕“春风性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初中)示范教学”“学员试讲演练”两大主题展开,旨在通过分组展示、精准点评与集体反思,锤炼学员的教学实践能力,推动学员向专业化讲师稳步迈进。




part 1

聚焦必杀技能 夯实教学根基


     上午的“春风性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初中)示范教学”课程,由儿童性教育高级讲师、中国性学会青少年分会委员、春风性安全教育讲师团中级讲师、福田区“福家”讲师团讲师、深圳市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解密青春期家长养育讲师、美国PDA家长讲师&学校讲师张飘主讲。


图片


     在张飘老师的引导下,课程以“性教育讲师的核心素养”分组讨论拉开序幕。学员们集思广益,将关键词汇汇聚成思维导图,最终凝练出三大核心能力:扎实的专业能力、出色的互动控场能力以及真诚的个性表达。张老师强调,优秀的讲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价值的引导者,关键在于“让每个人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从而与学生建立真诚的连接”





part 2

实战演练见真章 精准点评促提升

     随后的初中课件《惜少年如花》分组讲解将上午的培训推向高潮。各小组分别就“生命与性”“青春期身心变化”“情感萌芽与应对”等主题进行片段教学展示,并采用“三加一”点评法(三个表扬,一个建议),营造了互助共进的积极氛围。





学员点评


     张老师针对各组的展示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从时间分配、规则介绍的简洁有力,到讲台空间的运用和与学生互动时的肢体语言;从应对课堂突发笑声的情绪疏导技巧,到面对挑战性提问时的正面回应与情感支持。这些点评直击教学实操中的关键点,为学员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改进方向。





part 3

全学段覆盖 精雕细琢每一课


     下午的培训由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分会委员、中国家庭教育家庭文化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非暴力沟通专业委员会委员、春风性安全教育讲师团中级讲师孙英武老师,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培训部部长、中国性学会性教育分会委员、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中级社工师白丁老师共同参与试讲点评。


     学员们进行小学至初中的全阶段课件演练。通过抽签,学员们对不同年级的课程进行15分钟随机内容模拟教学,并进行自评,以此培养学员的自我反思与授课能力。



    孙老师和白丁老师针对每位学员的试讲表现展开了全面且细致的剖析。


    针对试讲1 - 2年级课件的学员李颖,老师们肯定了她亲切自然的教态以及抑扬顿挫的语调,认为这样的表现能够很好地拉近与低龄学生的距离


    对于试讲3 - 4年级课件的学员谢圆,老师们指出其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课件的熟悉程度,同时建议补充更为具体的生理卫生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


    学员黄奕慧试讲5 - 6年级课件时,呈现出了“宣扬积极、正向的性价值观”的性教育课堂,这一理念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赞赏,认为它为学生营造了安全、包容的学习氛围;


    在点评试讲初中上半部分课程内容的学员何薇时,老师们着重提醒她要确保讲解内容与PPT内容一致,避免出现信息偏差


    而对于试讲初中下半部分课程内容的学员何柏珍,老师们则指导她要加强课堂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且针对可能出现的挑战性问题,要给予正面的引导和回应。



     整个点评过程细致入微,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且全面,涵盖了讲师的形象气质、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价值观的有效传递以及课堂互动的活跃度等多个关键维度,为学员们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



part 4

总结反思明方向 价值引领为核心


     课程最后,围绕“课程时间把控”与“个人价值观呈现”等常见问题,孙老师给出了明确指导:无论时间是否有余或缺,都需进行正式的课程结语;讲师应忠实传递课程设计本身的价值观,而非过度强调个人观点。 张飘老师则以“看山是山”的三阶段比喻,生动阐述了讲师从掌握形式、深入思考到回归本质、化繁为简的成长历程,并再次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本次培训通过高强度的实战演练与深度点评,有效提升了学员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课程驾驭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为他们未来走进校园、社区,科学从容地开展儿童性安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学员反馈


向上滑动阅览


     今日性安全教育课堂,张飘老师以“应对”为核心,设计层层递进。

    分组讨论时,“必杀技能”的头脑风暴与“独一无二的自己”的分享,让我顿悟:上好一堂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每个个体的自我保护意识。

    随后的情景模拟尤为震撼。我们组用10分钟演绎了应对地铁骚扰、办公室陷阱和网友见面风险,并说明遭遇性侵后的处置。在紧凑的5分钟里,“如何应对”从抽象概念化为具体行动——大声呵斥、巧妙周旋、保留证据、立即求助。同伴们生动的演绎让我深刻理解,冷静与果断是危急时刻最有力的盾牌。“三加一点评”模式则让我们在彼此鼓励与建议中共同精进。

    最后,抽签试讲环节更是实战演练。白丁老师的“干扰”提问锻炼了我们的临场应变,孙英武老师的精准点评直指要害。

这堂课让我明白,性安全教育绝非照本宣科,而是要通过沉浸体验与反复锤炼,让“勇敢说不、智慧应对”成为孩子本能的生存智慧。

——周燕仪


    性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发展的滞后使得不少人在成长过程中因知识匮乏、观念偏差而遭受身心伤害。这也促使我们思考性教育讲师与心理老师的区别。

    性教育讲师聚焦于性知识的科普、性观念的引导,涵盖生理发育、性别认知、性安全、性伦理等领域,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科学、健康的性认知体系,从源头预防因无知引发的性困惑或伤害。

    而心理老师更侧重对个体在性心理发展、性创伤修复等方面的干预,当人们因性相关问题产生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困扰时,心理老师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治疗技术,帮助其疗愈心理创伤,重建心理平衡。

    二者相辅相成,性教育讲师筑牢认知防线,心理老师守护心灵健康,共同为人们的性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林伟华


    之前的课程中,老师讲到课程要传递的正向情绪和积极价值时,我似乎不能够理解。昨晚二组组内探讨时,也认为只讲PPT上的内容,但又觉得这样讲好像缺少了一些灵魂。 通过今天的一天老师讲解、演练、组内同学的指导,我突然意识到课程的灵魂就是我们要通过课件所传达的正向情绪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这里积极情绪后续还需再好好理解。但理解到“价值”这一点,我已经感觉今天收获非常大了,接下来还要不断熟悉课件,更深入理解我们所要给听众传达的精神。 感谢老师们的用心。通过今天的小小开悟,对接下来的讲课更有信心了。


——王嘉蕾

                                                                

    本次培训让我打破了“性教育是某一阶段专属内容”的认知,建立了全学段梯度设计的逻辑。从一二年级的“身体部位认知”,到五六年级的“青春期前期准备”,再到初中的“身心变化与关系边界”,每个学段的内容既独立聚焦当下需求,又能衔接后续成长主题——比如低年级的“身体边界”是初中“亲密关系边界”的基础,这种递进式设计让性教育更系统、更贴合学生成长节奏。

    分组试讲与点评环节让我印象深刻:培训师指出“低年级课程要避免抽象术语,增加具象化表达”“初中课程需增加学生的自主讨论,减少单向输出”,这些细节精准匹配了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

    这让我意识到,性教育不是“一次性授课”,而是伴随学生成长的“长期引导”——既要用符合年龄的语言传递科学知识,也要用适配的方法回应不同阶段的困惑。后续我会把全学段梯度逻辑融入教学,让性教育真正跟着学生的成长“循序渐进”。


——黄诗兰


感谢第五组学员的供稿:周燕仪、谢圆、朱光艳、温秋莉、林伟华。


延伸阅读:

简报|春风护蕾·育见未来

简报 | 溯源性教育发展历程,聚焦青少年性发展与成长需要

简报丨法律为盾,绘本为桥!为宝安儿童性安全教育师资培育注入专业力量

简报 | 赋能·播撒·守护,性安全教育讲师养成之术


END



编辑:桂圆

一审:流星

二审:白丁 张飘 伍春红 孙英武

终审:Kitty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