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意农 2019-05-21
不当孩子很多年了,很多成人可能早已忘记自己小时候是如何被恐吓的了。但一些感觉还在,对一些事物的心理障碍还在,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只是,想不起来由。
01 有关恐吓的著名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John Watson)认为:情绪反应是我们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换句话说,人的情绪反应是习得的。这就是他最著名的那个实验的理论基础,该实验的被试名叫小艾尔伯特。
[小艾尔伯特实验]
据华生1920年的报告,研究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
被试小艾尔伯特是一名9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一直待在医院里。研究人员认为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
研究者给艾尔伯特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绵。他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不时地触摸它们,但从未表现出丝毫的恐惧。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华生可以使婴儿恐惧一般婴儿不会害怕的东西。
艾尔伯特11个月大时,华生和他的研究生助手罗莎莉·雷纳向艾尔伯特呈现白鼠。在他正要伸手时,铁棒被突然敲响,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感到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了3次。一周以后,重复同样的过程。
此后,不再出现声音,只向艾尔伯特呈现白鼠时。你可能已经猜到,艾尔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他开始号啕大哭,转身背对白鼠,向远离白鼠的方向爬得飞快,研究者不得不冲过去抓住他,以免他从桌子的边缘掉下来。
随后,研究者想探讨这种习得的恐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在心理学术语中,这种迁移叫作“泛化”。如果艾尔伯特对其他相似刺激物产生恐惧,那么这种习得的行为就已经泛化了。
又过了一周,他们给艾尔伯特呈现一种与白鼠相似的东西(白兔)。研究者描述为:
负性反应立即出现,艾尔伯特尽可能地远离动物,低声抽泣,然后大哭起来。我们让他触摸兔子时,他却把脸埋在垫子里,然后用四肢将自己支撑起来,边哭边爬走了。
在这种条件反射建立前,艾尔伯特并不怕兔子,并且也没有建立对兔子的特定恐惧性条件反应。
在同一天内,研究者依次给小艾尔伯特呈现狗、白色毛皮大衣、一包棉花和华生头上的灰白头发。他对所有这些东西都感到恐惧。
令这项研究声名远扬而又声名狼藉之处,就是华生把一个圣诞老人的面具呈现给艾尔伯特,这也是最著名的泛化实验之一。小艾尔伯特会是什么反应呢?
没错,是恐惧!
该研究公布后引发很大争议,被后来的人认为违反伦理道德。
100年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突飞猛进,但在情绪、情感、伦理、道德、品性方面的进步,却不明显。
02 一场“防性侵”的儿童剧
[该剧发布会邀请函中的剧情简介]
2019年5月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博会在深圳盛大开幕。5月18日下午,福田区分会场,一部“儿童防性侵教育”主题儿童剧《看不见的朋友》的发布会启动。
在发布会现场,总制作人周渤发言,介绍了创作背景,面对成人对儿童的性侵现象,自己希望做点什么,最终决定做儿童剧。期间收集了很多资料、请教了很多专业机构和专家,数十次的打磨,最终推出。
剧目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很期待!
发布会的现场,有70人左右,妈妈带着孩子的占了一半,孩子从五、六岁到十来岁的都有,女孩居多。
长达54分钟的主创人员分享、嘉宾致辞之后,孩子们终于等来了儿童剧的演出。演出中,看得到演员们的努力,为他们点赞!演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时,也需要遇到好的剧本、好的编导。
03 恐吓实验再现
戏剧表演的冲击力,很快就在台下观众的反馈中呈现了。
演出进行到9分20秒,随着恐怖的音乐,“多面魔”出现了,告诉大家:“我以伤害别人为乐,我有着邪恶的魔法,可以附在别人身上,来满足我自己的欲望。”“只要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都可以被我控制。”事实上,在剧中,他控制了女主角童童遇到的每一个人,还包括“隐私部位”。
20分50秒, 传来台下一位幼女的哭腔:“妈妈,我怕!……我不想看这个……多面魔……”
一分半之后,当舞台只有音乐声时,台下一位女孩的哭闹骤然响起:“我不看~ 我要回家~”
不知家长是怎么回应的,只听女孩子大声地哭了起来。这时旁边一位男孩有些不耐烦地说“别哭了,……” 这时,音乐声大起来,淹没了孩子们和家长的对话。
在剧目演出的过程中,这类的情况不断出现。
演出至21分40秒,台下一位女孩子的声音:“妈妈,我不想看。”
32分22秒,再次听到孩子的抗议声:“妈妈,我不想……” 妈妈应付道:“我抱你抱你。”
半分钟后,孩子再次强烈反应,大喊:“妈妈我不要看~我不要看。” 听着令人心惊。不知当时这位妈妈是什么心情。是什么原因,在这里强制自己的孩子接受这样的教育。
33分17秒,台下又传来一位女孩哭喊:“妈妈,我不想看!我不想看!我不想看!我不想看!”演出就在孩子们揪心的反应中进行着。
台下的孩子继续哀求着“我不想……”
……
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如此恐惧?
到底是什么让主办方不顾孩子的反应?
从该剧宣传画面中主要人物的造型,您也许可以猜出一二。
“多面魔”的引入,是该剧最大的亮点。该魔有魔法,可以控制别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当“隐私部位”对“多面魔”大喊:“你这样会坐牢的!” 多面魔回应:“我是多面魔,法律又能对我怎么样?”
如此法力无边、扮相邪恶的“多面魔”,伴随着不祥的音乐不断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还能指望孩子们有什么感受呢?当孩子们回到家中,泛化为不敢独处、怕黑,见到有相关元素的人或事物就紧张、恐惧,甚至做噩梦,都在情理之中吧。
但是,影响还远不止这些。
[图为发布会上的演出]
04 余音末绝
演出结束后,主创团队随机采访观众。当主创周渤问一位7岁的男孩,这部剧中你最喜欢的角色是谁?这位小学二年级的男孩子指着“多面魔”,自信地笑着回答:“(喜欢)多面魔!”
“为什么?”
“他有神的力量!”
童言无忌,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不是孩子的错,是什么人、营造的什么土壤和环境让孩子成为了这样?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前几天曝光的江苏常州15岁男孩强奸7岁女孩,并从25楼推下摔死的案件。
当周渤采访到一位6岁的小女孩:“什么算伤害、什么不算伤害?”
这位小女孩煞有其事地说:“本来吧,亲戚很温柔的声音,可是后来,打个比方,比如说第三天的时候,TA的声音就变了。(可能就是要伤害了)”
这,是否是受了该剧的误导?
该剧另一亮点,是外化了“隐私部位”,通过把隐私部位从女主角身体中分离向来,以拟人化来承载要表现的内容。本来是很好的创意,但该剧成功地把隐私部位与恐惧进行了联结、绑定。也就是重演了100年前那个小艾尔伯特实验,让孩子对隐私部位产生了恐惧,也埋下隐私部位、性与恐惧关联并向其它泛化的种子。
不仅如此
在儿童剧中,“隐私部位”对童童说:“对不起,是我的出现,才导致了你这么多不快乐。”
童童对隐私部位说:“你这个样子,怎么出去见人?”
这是在宣扬什么?
意识、观念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源头。观念不变,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带来的是更多的伤害与压迫。
当多面魔抓住了“隐私部位”,女主角童童自言自语道:“我好像少了什么?” “我是不是不再完整了?" 这是否在污名化性侵遭遇者?是否是在文博会上传扬不良文化?是否是在强化不同性别视角的歧视?
虽然童童自言自语的这些想法是有可能出现在性侵遭遇者心中的,对于刻画人物的反应有一定的作用。但剧中并无纠正该误区的后续内容,使用这些信息潜移默化地植入了孩子们的观念。无数令人扼腕的案例显示,也正是这样的文化氛围与有意无意的营造者,让性侵遭遇者雪上加霜,自责自罪,自伤、自残甚至自杀。
05 需要敬畏什么?
该剧的问题,无法尽数。这样一部儿童剧能够出现、上演,引人深思。
据主创人员的描述,他们有一个好的初心,有戏剧的专业能力和资源,有收集“防性侵”专业资源和请教专业人员,为何还能为孩子们做出如此有“毒”的剧目?
看起来,有了资源,做了动作,但是否汲取了戏剧的专业精神、儿童教育、性教育的专业理念与信息,令人生疑。
同时,我们也知道,能吸收多少相关专业理念与信息,关键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做事之目的,这事儿到底是为了什么?在于做事之态度,对所做的事、对工作对象是否认真负责?
有时,即使有好的初心,不能吸收相关专业的基本常识,那么做得越多,宣传、推广的能力越强,破坏力越大。
儿童性教育的普及和性侵防治等相关领域的进步,是全社会的责任,乐见有情怀、有担当的各界人士投入专业资源与智慧,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同时,也应心有敬畏。如果只为秀动作,造噱头,而不能沉下心来深研内容、监控品质,没有评估、改进与退出、惩戒机制,最终不仅反而侵害了孩子、误导了观念,还会毁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的未来。
但愿,100年前在美国发生过的违反伦理的小艾尔伯特实验情境,在当今的中国,不会以任何方式重演。
【参考文献】
罗杰•霍克(Roger R. Hock).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
【延伸阅读】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