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事件后团体干预实录

作者:张倩 2014-03-07

 5月的一个深夜,刚过40岁的P先生,在就职的一家深圳高科技公司跳楼身亡。办公室里没有遗书,只有一堆散乱的药瓶、药片。当看到其中的抗抑郁药,大家才猛然意识到——他患上了抑郁症。

 

 出事前的P先生,五子登科,是令人羡慕嫉妒恨之人。但近半年来,他总是莫名地疲惫,睡眠要靠安眠药。说是工作压力大吧,休假后却不见好。去医院彻查吧,又无大碍。

 

 因为他平时很内向,同事们没太留意他的变化,直到他的遗体在公司楼下出现。一时间,震惊、否认、害怕、内疚、悲痛、愤怒等情绪在公司蔓延,正常工作秩序与效率受到了冲击。

 

 一周后,公司高管几经辗转联系上了隋双戈,他焦虑地恳请隋博士及早为公司的干部、员工提供心理危机干预。

 

 通过前期的量表评估,四十多名受影响较大的员工成为参加心理辅导的第一批人员。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一闭上眼睛P先生的形象就会出现,令人恐惧的场景不断闪回;虽然身心疲惫但又失眠多梦,愤怒的同时又颇感麻木。

 

 “那事儿发生以后,我晚上根本睡不着,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

 

 “每次走到窗边,我都担心自己会不会也像他一样。”

 

 “我很内疚,如果……”

 

 “我只能不停地找事儿做,不能停下来。”

 

 “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有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事儿。”

 

 “面对公司和家属,我很纠结。”

 

 显然,目睹这次创伤性事件的员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

 

 上课那天,四十多人凝重、消沉地走进大教室。隋双戈带领他的春风网地面行动队,运用他在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的心理应激干预“快速重建法”,为有危机事件的单位员工提供了《走过寒冬是暖春》的团体辅导心理课程。

 

 通过轻松的现场互动、了解正常反应、问题应对探讨、支持资源提供、走向春天的准备、感悟与总结等环节,课程消解了员工们心中诸多疑惑、担忧与恐惧。三个小时的团体干预后,隋双戈又为个别症状较重的人提供了个体面询方式的心理创伤辅导。

 

 受助者感慨道:“通过培训,我能从其他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儿了,并通过这件事儿赋予了生命新的意义。”

 

 “谢谢隋博士,我现在不会只盯着这些让我痛苦的事儿了,也能看到同他共度的美好时光。”

 

 

 “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状态。”

 

 “通过这件事儿,对生命、对亲情有了新的感悟,我很少同我爸爸联系,课间我就马上给爸爸打了电话。”

 

 “感谢隋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能谈论这些,互相帮助。”

 

 2008年以来,隋双戈为多家企业、学校、政府机构提供了重大应激事件(大多为自杀事件,还有自然灾害、其他伤害事件等)后的即时服务或持续服务,服务对象包括员工、工作人员、家属等。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原文作者:张倩)

 

 (编辑:小如)

来源:北京青年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