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奉贤教师进修学校 阮蕾红 2006-10-15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提前了,性成熟提早了,一系列“成长的烦恼”、“成长的问题”纷至沓来。为了防微杜渐,对青春期性心理辅导也要抓早,应尽早从青春前期开始。
人的成长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谓青春前期就是指开始出现第二性征为标志,到性征明显呈现出来的阶段,即指儿童开始青春发动进入青春期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年龄段处于11-12岁,正好是小学五、六年级。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发育将进入青春期,而他们的心理未作好准备,往往出现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学生因生活水平改善而提前发育了,而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的性心理处于“无知”的状态;而少数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自我探索,又常常受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使他们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不完整、不正确,对性心理的认识知之不恰;更有极少数学生,接受了错误信息:受社会传媒的不良性信息的影响,受家庭成员行为不检点的影响,更受成人世界中悄悄抬头的“性自由,性开放”观的影响,有个别学生认识出现偏差,心理发生异常,更有行为出轨,直接导致了性罪错,性犯罪。如少女早孕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卖淫、嫖娼正有抬头。因此我们要对青春前期学生加强性心理辅导,使他们作好进入青春期的准备,防范在先,对于已经出现认识偏差、行为异常的学生及早诊治。
目前,我们的家长、老师对于青春前期的性心理教育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或者认为此种教育可有可无;或者认为有必要,但又无针对性、适切性的教育策略与方法。再观国内外青春前期的教育动态,我们发现,国外性教育侧重于性生理教育;他们没有对全体学生进行集中授课的心理辅导课,更没有性心理辅导课模式,只是在有关性心理问题的个别咨询上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作为青春前期教育的提前渗透--小学高年级的青春前期还只是个“新生儿”,只在上海市青春期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汇编中发现几篇青春前期教育方面的论文,但也只谈到了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与一些较为传统的操作方法,内容也侧重于性生理与性伦理,很少有性心理教育上的研究成果。因此,要在农村小学高年级开展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形势是迫切的,任务是艰巨的,道路是坎坷的。基于此,本课题试图收集有关情报资料,做好理论研究,同时做好现状调查与分析,制定方案并在试点学校开展实践探索。经过这一研究过程,最后形成一整套以性心理辅导为主要教育手段的模式和内容体系,以解决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性问题,使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因此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研究过程(略)
三、调查结果
(一)青春前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现状特点 我们就性意识、性态度、性行为倾向等问题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了调查。结果发现:
1、在性意识上。 有整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个体知、情、行的矛盾性。有半数以上学生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复苏,但在整体上性意识发展是不平衡的。男女生性意识发展有明显差异,女生的性意识发展要远远超过男生。 从个体自身来看,出现了性意识的认识、情惑、行为倾向的不一致性。这一点女生比男生要明显突出。
2、在性态度上。 学生在性角色的认同、接纳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悲观情绪。早熟的女生更容易患莫名的紧张和焦虑,而晚熟的男生更容易陷入烦恼和自卑。在发育水平相当的男女生中,男生更看重身高、体形,而女生则看重智力。
3、在性交往上。 有个体内心需求和行为抑制的差异性。小学高年级学生,有内心交往需要与行为抑制矛盾。学生表面上表现出对同龄异性的排斥,而内心又渴望了解、接触异性。
(二)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的现状
1、教育者观念意识的保守、禁锢大大影响了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的推开。
2、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单调空泛大大影响了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的针对性。
3、家庭教育阵地的忽略影响了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的有效性。
我们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⑴青春前期学生性心理发展水平需要对其进行预防性针对性的性心理教育,而且是可行的。⑵对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的现状进行改革使其合乎学生性心理发展的需要与特点。我们主要采取性心理辅导,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实施性心理教育。
四、对策与成果
(一)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的目标和原则(略)
(二)构建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的内容体系 根据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的目的、原则,我们试图构建一系列适切学生特点的内容,以帮助教师、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化的性心理教育。
1.青春前期性心理产生原理及特征 通过向学生介绍青春前期性心理特点及原因,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性心理发展阶段与表现,消除因无知或知之不恰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焦虑与恐惧。
(1)介绍性心理发展的过程及特征,重点以青春前期性心理所处的阶段与特征为主。介绍一般性心理发展的疏远、爱慕、恋爱三个阶段及其特征。青春前期性心理发展主要是从疏远、敏感向爱慕过渡阶段及其表现。
(2)介绍性心理产生受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其中生物因素指人的生理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和性器官的成熟,现阶段生理发育现象及水平的大致介绍;社会因素指社会各类文化作品、影视媒体中对性的描写,和成人的性行为与态度倾向。其中生物因素是不可自控的,社会因素是可以抵制的。
2.青春前期性心理保健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逐步掌握性心理调节的方法,注意培养良好的情绪,培养健康的性心理。
(1)教育学生培养自我健康情绪 介绍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情感宣泄、情感升华、情感补偿、情感转移。 介绍逐步培养健康情绪--培养正确表达情绪的良好习惯、培养耐挫折力、培养理智控制能力(向长辈请教)。
(2)培养自制力--用增强责任感来控制情感、情绪,学会克制冲动,学会珍惜情感。
(3)适应生理发育心理--正确面对身体的早熟或晚熟,克服生理突变、突增的害羞、恐惧。
(4)性文化的正确欣赏--允许看描写高尚爱情的作品,帮助学生批判抵制黄色下流的文艺作品。
3.正确的异性观 通过辅导学生,使他们逐步树立对男女性别的态度,并能愉快地接纳自己的性身份。
(1)男女有别,但男女平等 介绍男女两性生理、心理、智力、体力的差异,但这是客观存在的,在主观上要确立男女两性平等的地位,是合作的关系。
(2)尊重异性,但不卑不亢 介绍对异性要尊重,尤其是女性;但是在尊重异性的同时,首先要尊重自己,要做到自尊自爱。男性不全是保护神,女性不全是懦弱鬼。
(3)悦纳自我性身份 对自己的性角色有正确的认识与定位。男生要有男人样,男生要朝男性的心理、气质、性格、行为倾向发展;女生要有女人味,女生要朝女性的心理、气质、性格、行为倾向发展。
4.异性交往尺度 通过教育,使学生端正随着青春发育的到来而日益敏感的男女交往的态度;并且了解男女交往的分寸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1)异性交往所持的态度要纯洁、尊重、坦诚、大方。
(2)青春前期异性交往要注意:男女交往,互尊互爱; 男女接触,公开坦诚;男女相处,友谊第一。
5.性心理异常及其识别 向学生介绍各类异常性心理及其表现,使学生能够识别并树立预防与治疗保健的意识。主要介绍异物症、同性恋、神经抑郁症等。
(三)构建实施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的富有灵活性的操作体系 我们构建的操作模式是以学生性心理素质教育目标为基础,以青春前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依据,推导出相应的教育内容设计和教育结构、过程、方法设定的富有灵活性的有机的整体框架。设计了以性心理辅导课为主,兼顾个别辅导,和开展家庭指导的操作体系。
1、性心理辅导课的模式
(1)理论依据——自我悦纳体验的理论基础(略)
(2)自我悦纳体验模式的教育环节 自我悦纳体验模式以青春前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为前提,吸引学生真正关心自己性发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情感体验,调整认识,内化为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自我悦纳,从而达到性心理辅导课的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教育环节:
①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根据青春前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心理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设置与学生有关的、有助于性心理问题解决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学会参与。
②引导探究,形成初识 通过设置情景,调动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后,教师下一步并不是马上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调动智力因素积极探究,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从而得出自己对性心理现象的初步结论与认识。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既对问题答案有初步的掌握与认识,更可以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③组织参与,促进悦纳 在探究自身和他人成长过程中的性心理问题及原因后,学生掌握了大量信息,对性心理知识有了认识,对性心理问题的解决有了了解。这是学生自我悦纳体验的前提,但是这只是学生运用思维方式,归纳总结得出的初步结论和感知。因此需要对这些结论与感知进行迁移。教师创设一些有利于男女学生各自悦纳自我的模拟情景,让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行动,解决一系列生理发育的心理适应、性角色悦纳、异性交往、异性观等具体问题。从探究认同阶段转到行动参与阶段,实现从认知到行为的第一个循环。
④激励反思,内化外显 当学生在认识的指导下尝试自我悦纳后,教师还要继续引导,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内省,进一步强化心理体验,提高认识与觉悟,并由此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最终成为指导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我们认为,性心理辅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过程,但是只有让学生经历反思、内省,才能最终形成良好而稳定的性心理特质,并外显在行为上。因此,在课上教师要留给学生反思内化的时间与空间。当然还要在课外关注学生的性心理发展及表现。
这一模式有三个重要的支点是观念、学问和能力。观念即在性观念上我们试图通过性心理辅导课纠正学生受传统或其他影响的种种错误观念。学问主要是性心理知识与性心理调节的方法等理论知识,这是学生辨别是非,指导行为的基础,通过上课让学生掌握较系统的青春前期性心理知识体系。能力是性心理辅导课最直接的目的,通过正面教育与辅导,让学生获得自我悦纳体验,了解接纳自我应有的性心理,并有能力解决自己正面临或将面临的性心理问题与困惑。
这一模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步骤:即情景、体验和反思。这里的体验主要指自我悦纳的体验,它有一个激化、深化、强化、内化、外化的过程。
这一模式在处理教育内容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探究多于“灌输”。“灌输”,这是知识积累化的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必要对概念性知识作理论分析与介绍。但是知识的累积不局限于“灌输”而更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并且在掌握了一定的性心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解决面临的性困惑或性问题。
(3)自我悦纳体验模式操作注意点
①从教师教学角度看,要实现三个“转变”:转变观念、转变教法、转变关系。
(1)转变观念,重要的是转变性教育观念与人才观。作为教育者自身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并且把性心理教育当作一门科学教育。对教育对象要充分信任,相信他们有潜力、有自制力,只有让学生对性心理了解得更多,才能更加规范他们的异性交往的言行。所以课程的价值不仅在现在,更在于将来,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转变教法,性心理辅导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积极活动,培养解决自我性心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宜采用讨论法、传授法、角色体验法、辩论法、游戏法等活泼的形式。
(3)转变关系,一般学科教学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性心理辅导强调一种平等的关系,朋友的关系,教师是陪伴者的身份陪伴学生一同成长;注意聆听学生心声,在辩论、讨论中可以参与发表意见,但不一定要学生接受,可以让学生有选择。
②从学生的视角看,实现三个“突出”:突出投入,突出自律,突出自我实现。
(1)突出投入:在性心理辅导课中,学生是主体,是活动的主角,要以主人翁身份参与活动与体验。
(2)突出自律:在性心理辅导课中,学生除了学会从教师、同学那里获得性心理上的帮助和启发,更要把从老师同学那里获得的帮助内化,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我解决性心理问题,自我提高性心理素质。
(3)突出自我实现:马斯洛把自我实现视为人内心深处的最高心理需求。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我探究、思考的机会,并充分获得积极的性心理感受,使心灵放飞,使谜底揭开,获得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③ 从评价视角看,突出三个“权重”:权重兴趣、权重参与、权重过程。 市心理辅导协会秘书长吴增强同志说:性心理课的成功就看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整个过程,学生的心理是否获得积极的感受和体验。
2.个别辅导模式 学校性心理辅导中个别辅导是一个重要的形式。根据对学生年龄、心理的分析,并逐步尝试个别辅导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一种对青春前期学生性心理个别辅导的模式。
⑴个别辅导的操作环节: 观察了解→调查分析→积极鼓励→现身说法→引导调节
① 观察了解阶段 由于青春前期学生对性比较敏感,因而性心理表现得隐蔽、含蓄。需要教师主动观察了解形学生的性困惑。主要通过看当事人的行为表现,听同学的对其看法、评价,甚至是听其他任课老师及学生家长的反映,对当事人的性心理问题有大致了解,并引起足够重视。
②调查分析阶段 在观察后掌握了当事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好谈话或咨询的方案,然后就直接找当事人谈心。此时老师要运用聆听技术充分关注学生,让学生尽量吐露心声。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进行分析判断,看看学生的问题究竟属于哪一类性心理问题,问题的严重性如何。
③积极鼓励阶段 人本主义认为:人都有被尊重、被认可、被爱、被欣赏的要求。学生的性心理问题只是暂时因种种原因表现出不平衡的一面,我们不能仅看到学生的这种不平衡及其严重后果的一面,更要考虑到其隐含着的积极、优秀的一面。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鼓励下,树立积极的心态,这是咨询成功的重要前提。如:面对一男生为吸引女生注意而故意上课时顶撞老师,说俏皮话。传统的解释往往看到他调皮捣蛋,破坏纪律、行为不稳重的一面,但是我们还应看到他积极的一面,说明他比以前成熟了,只是与成年人比较还有其稚嫩性,他聪明活泼、有幽默感,而且有足够的勇气。
④现身说法阶段 现身说法其实就是对当事人开药方,实施干预的一种方式。由于学生性心理敏感、害羞,所以咨询教师提供的对策不应是直接了当,而要拐弯抹角,用暗示影射的技术,让学生从别人的经验、做法中获得启示。因此,教师可以举例他人或自己过来人的体会、做法来告诉学生碰到此类问题该怎样看待与处理。
⑤引导调节阶段 在介绍了解决方法之后,就要积极鼓动学生进行自觉调节。指导不仅要解决当前具体问题,更要对此类问题的不同情况都能一概应付。因此咨询老师还可以相应地布置一些同类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一来保证咨询结果得以固定,关键是让学生的性心理问题在生活实践中得以调节、治愈。
这就是一个个别咨询过程,由于性心理的恢复有一个反复过程,因此教师的咨询可能是多次的,经过几个这样的过程,直至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好转。
⑵个别辅导的原则:
①真诚原则 ②尊重原则 ③理解原则 ④整体原则 ⑤保密原则
3.指导家庭开展性心理辅导模式
⑴ 听——以理服人
①利用家长学校课堂,聘请有关专家为家长做专题报告。
②学校组织专人对家长开展家庭性心理辅导系统教育。
⑵ 看——以“行”导人
①向家长开放青春前期性心理辅导课,通过观摩以“行"导人。
②组织家长订阅《家庭教育指导》《青春与健康》《人之初》等有关报刊杂志,指导家长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使家长与孩子共同达到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加强沟通与理解的目的。
⑶ 沟通——以“人”示人 学校除了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常规指导,还要有针对性地召开以家长为主体的讨论会、辨析会。
⑷ 营造——以“境”促人 法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由此可见,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力量,一是教育,二是环境。
在指导青春前期家庭性心理教育时,应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学校在指导家长进行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时,要尊重家长,服务家长。在对学生的性心理教育上,学校老师与家长是平等的,是合作者,是互帮互助者的身份。学校老师在指导家长的过程中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要认为家长有求于人而训诉家长,限制家长。而应以家长为主体,学校为主导,引导好家长顺利开展青春前期家庭性心理教育工作。
五、效果(略)
六、讨论与建议(略)
编辑:黄庆东 |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