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保初阶学员成长故事#2——唐艳

作者:春姑娘 2025-03-12




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热线:12345-7-6


     岁月如梭,由深圳市民政局指导,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办,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承办的深圳儿童心理应激干预基层人才培育项目(初阶)已经到了尾声。


    回望项目启动以来的日子,每一段经历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共同前行的道路。在这段旅程中,学员们经历了10天80学时的辛勤学习与落地于深圳市各个学校/社区的公益服务实践。从初次接触的懵懂到逐渐深入的领悟,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坚持。


   我们特别推出“未保初阶项目学员个人成长故事”系列推文,旨在捕捉并分享每一位学员在项目中留下的独特足迹,见证他们从学习到实践的蜕变。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个人成长的记录,更是对未保事业热爱与奉献的生动诠释。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温暖而有力的成长篇章,能够激发更多基层未保工作者的共鸣,鼓励大家在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2  唐艳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非常幸运能参加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举办的深圳市儿童心理应激干预培育项目(初阶)。这段学习旅程,这次培训不仅让我收获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印象最深刻的课程是宋老师的心理剧课堂。起初,我对“心理剧”的概念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但当真正踏入课堂时,才发现这是一场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沉浸式体验。在宋老师的引导下,我们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和即兴演绎,将内心的困惑、冲突与渴望具象化地呈现出来。特别是那次“15岁的网瘾少年社会剧”,场景设定在一个深夜,因为游戏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在这场剧中,我扮演了一位暴怒的父亲。当我站在台上,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愤怒、委屈和无奈时,仿佛也触及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那一刻,我意识到,每个家庭的背后都有复杂的情感交织,而作为社区的心理工作者的我们,工作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帮助每一个家庭成员找到内心的平衡。通过这场心理剧,我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了孩子沉迷游戏背后的原因,也明白了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叛逆时的无助。这种体验让我明白,真正的理解不仅仅来自于语言上的交流,更来自于心灵的共鸣。每一次的沉浸与演绎都是一次对自我的探索和提升,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信念。



    以前,每当遇到难度系数大的个案,尤其是涉及创伤或家庭暴力的儿童时,我习惯性地陷入焦虑,甚至往后退缩。“我的干预是否足够专业?会不会因为我的疏漏造成二次伤害?" 然而,在隋博的课堂中,我逐渐改变了这种心态。他教会了我一个重要的道理——“不必害怕,先完成,后完美。”这句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这次培训不仅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疗愈。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应对心理应激,同时,也疗愈了自己的内心。感谢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感谢隋博、感谢宋老师、感谢各位授课老师的悉心教导,感谢每一位共同学习的小伙伴。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陪伴,我才得以在这段旅程中不断成长。如今的我,依然会为个案中的困境感到沉重,但心中多了一份坚定的力量。我知道,未来的路或许仍有荆棘,但这次培训赋予我的不仅是工具箱里的技能,更是一盏照亮前路的灯--它让我相信,当我们以真诚与专业守护孩子的心灵时,那些曾被风雨打湿的翅膀,终将重新学会飞翔。


图片


延伸阅读:

简报丨绘心之旅·叙愈童年

简报 | 解锁心理剧技术,点亮儿童心理干预之路

简报丨深圳市儿童心理应激干预基层人才培育项目(初阶)启动

END

文案:唐艳

编辑:流星

审校:Kitty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