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家支招健康维权 应对性骚扰等五大问题

作者:佚名 2007-03-16

   家庭暴力、消费安全、性骚扰、过劳死、家庭过期药品等问题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纷纷把这些问题写进了议案提案。这些议案提案在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也为每个普通人敲响了健康警钟。

  

 问题1、家庭暴力

  

 据报道,中国8100万个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家庭暴力,女性是主要受害者。很多女性不愿对外说,而是忍气吞声,给心灵带来很大创伤。虽然法律法规对家庭暴力行为有禁止性规定,但因缺乏明确的认定和制裁条款,可操作性不强,多数受虐女性得不到有效保护。

  

 有代表提出,家庭暴力是个世界性问题。家庭暴力发生的范围小,具有隐秘性,而且不仅仅只发生在夫妻之间,还有包括大人对小孩,子女对老人等。一定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对这种粗暴的行为进行谴责;大力推行文明教育,推崇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同时严格在法律上确保对受虐者的保护。

  

 还有代表认为:受家庭经济地位、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许多女性产生强烈的依赖性。社会应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再教育的平台,帮助女性提高个人素质和社会地位,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同时对于施虐行为,要有人来对施虐人采取强制性措施。 

  

 专家支招:离婚是惟一的选择

  

 家庭暴力不仅有肉体的暴力,也有精神的暴力;男人对女人有暴力,女人对男人也有暴力。暴力的出现说明这段婚姻是没有真爱作为基础的,既然没有爱了,婚姻也应该到尽头了。

  

 大家现在比较关注男性对女性的肉体暴力是因为这种现象是家庭暴力最常见的形式,许多女性因为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基础,难免在家庭生活中没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她们面对暴力袭来的时候不是不想反抗,是她们没有反抗的基础。离婚以后的生活是她们所不能独立面对的,既不年轻美丽又不聪明能干,再想找个好男人几率很小。但是作为女性,一定要能养自己,不管你的丈夫责任心有多么的强、多么有钱,女人一定要有独立人格。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女人,才能活得优雅、精彩。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个男人有心理疾病,你可以陪他去看心理医生,但还是要先离婚,以朋友的身份帮助他渡过难关。

 

 问题2、消费安全

  

 女性化妆品中醋酸铅、砷、汞含量超标,口红中检出苏丹红……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去年,化妆品、食品里检查出不少问题,女性往往成为某些假冒伪劣、有毒有害不安全商品的直接受害者。

  

 专家支招:学会理性消费

  

 专家认为,有些化妆品生产商,尤其是国外品牌,对国内与国外的供货执行标准不一样。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检测力度,把不符合我国标准的产品拒之门外。不少代表提出,消费者应学会理性消费,社会各界也应该引导人们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理性消费。

  

 问题3、性骚扰

  

 有代表提出,受传统文化影响,法律在保护妇女免受性骚扰方面的缺位,加之性骚扰时的语言和身体接触都很难取证,众多女性面对这一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问题羞于启齿,告状无门,更多地选择了逃避。女孩受到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性骚扰,通常都会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性骚扰带来的耻辱感对女人自尊和自信的损伤往往混淆了她自身的价值标准。

  

 性骚扰的发生往往会使女性生活在恐惧、怀疑和压抑之中,有的甚至患上“男性恐惧症”,以致严重影响她对整体男性的看法。而有些女孩因性骚扰的痛苦记忆而陷入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习惯性恐惧中,从此有意识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男性交往,拒绝恋爱和结婚,变得悲观厌世,成为性骚扰的牺牲品。

  

 专家支招:机智镇静掌握证据

  

 实际上,性骚扰和性犯罪只有一步之隔,并且很多性犯罪是从性骚扰开始的。表面看来,性骚扰虽不及性犯罪严重,因其日常的频率,给女性造成的伤害同样深重。无数实例证明,与骚扰者遭遇时,任何紧张恐惧,惊慌失措,胆怯软弱反应都有可能助长骚扰的邪念,加剧他的欲望,最终导致性犯罪的发生。

  

 因此,女孩只有学会自己保护自己才会有真正的安全,在心理上尤其如此。在日常人际关系中,与男性交往要落落大方,尽量避免过分女性的言辞和腔调。一旦遭到性骚扰,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使用伤害性语言,以免激怒对方,在这个时候,被骚扰者的镇静和机智非常重要。比如软性对抗。回避、暗示、不露痕迹地令对方尴尬和机智地制造脱身机会,都是软性对抗的策略。对于仅是口头骚扰的上司,可以绵里藏针地刺他,表示你的鄙视,他有可能收敛。对行为不轨的上司,在第一次察觉时,就要表明你不可侵犯;如果不听规劝,可暗中录下其不法言辞。

 

   问题4、过劳死

  

 “中青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事例,频频发生,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关注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全国政协委员姚凯伦建议,应当建立相关的医疗保健体系,关注处于亚健康的年轻群体。

  

 姚凯伦委员提供的国家有关部门专项调查显示: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比10年前提前了5.18岁。

  

 专家支招:学习必要的养生知识

  

 过劳死的频繁发生与其的健康意识淡薄、养生方法无知、临症处理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为了生计与名利,每时每刻都在拼搏,从不把健康考虑在内。即便知道要照顾自身的健康,可是又不肯花时间学习养生之道,或者依旧按照一些不正确的方法去做,如连续熬夜工作或娱乐、烟酒过量、饮食无度等。还有不少人在健康状况明显恶化后,仍然不肯休养生息,照样猛干,发生急症后又处理失当,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因此,要想避免过劳死悲剧的发生,应当采取综合措施,教育人们摆正事业与健康的关系,学习必要的养生知识。

  

 问题5、家庭过期药品

  

 过期药品成为埋在患者身边的“定时炸弹”!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3月10日在提案中建议,将每年的3月13日设立为“全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日”。

  

 毛蕴诗委员在提案中列举了一组数据: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其中30%—40%超过有效期3年以上,而82.8%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的习惯。有关专家指出,服用过期药品,轻则无效、延误病情,重则导致各种中毒。此外,如果大量家庭过期药品得不到有效管理,一旦流入不法商贩或不法医疗机构之手,再重新进入市场流通,后果严重。统计表明,目前农村市场2/3的过期药,都是从形形色色的家庭小药箱流出的。

  

 尽管回收过期药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用药安全,但由于国家法规并没有作出强制规定,到目前为止,愿意参与回收的药企少之又少!毛蕴诗分析说,原因首先在于,这项活动需要企业花费不菲。他透露,仅某家知名中药公司两年来在全国设立2100家回收定点药店,就先后投入了上千万元回收资金。而一些企业认为没有这样的义务。

  

 专家支招:随时销毁过期药

  

 业内人士透露,在目前的情况下,为防止过期药重新流入市场,除了拒绝药贩收购外,每个家庭对清理出的过期药品有必要先进行销毁,然后再投入垃圾箱,以免不法分子将“废品”变卖,重新成“药品”。


 ( 编辑:Alice 丫丫)

来源:中国江苏网健康频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