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儿童性侵犯调查出炉:最大创伤是常想起受辱经历

作者:N北京晨报记者黄义伟 实习生周琳 2007-05-14

今年5月,中国内地第一个儿童性侵犯的社会工作研究文本《性之耻,还是伤之痛》出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者龙迪深入到中国北方一个乡村———柴胡营(化名),对6个曾遭受过老师长达两年性侵犯的女孩家庭跟踪研究。

  

龙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每位男性侵犯者平均一生侵犯过150名孩子。

  

据她提供的全国妇联来信来访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各地投诉“强奸幼女”的个案并非少数。1997年下半年为135件,2000年为3081件。

  

多数受害者 家庭存在缺陷

  

6个被调查的受害者中,敬家的慕容(化名)第一个说出了那个黑色秘密,结束了6名女孩长达两年之久的性侵犯经历。从二年级起,班主任老师就经常在课堂上对担任班长的慕容实施性侵犯。老师还常在性侵犯其他女生时,让她放哨。慕容最先说出遭受性侵犯,却是因老师天天用书“打她脑袋、掐嘴巴子、掐腿,还用棍子捅”,她才向奶奶告状……随后6个家庭的家长一同报了案。

  

经调查,6个家庭中,3个父亲有外遇,两个孩子常受虐[nüè]打。慕容是独生女,生长在“不完整的家庭里”。因为父母在外打工,所以慕容从7个月大起就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5年前,父母因“性格不合”而分手,妈妈远走他乡。爸爸是一名长途货运司机,常年在外,平时就在市区与女友同居,很少回村里。照顾、管教慕容的责任落在爷爷奶奶身上。爷爷作为一家之长,掌管着家中的经济权和决策[]权。每当孙女不听话或学习成绩不好时,爷爷就会发脾气打骂她。

  

心理伤害最深

  

其实,性侵犯对儿童心理上的影响更大。这种心理伤害,表现在受害儿童不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遭受性侵犯和威胁的同时,孩子们也会收到侵犯者的礼物,如一个面包、一块糖果。“由于还未形成成熟的判断力,这让他们很迷惑,无法把握人与人之间的界限。”研究结果表明,有些曾遭受过性侵犯的儿童,在长大后可能会形成“性可以换面包”、“性可以换感情”的价值观,阻碍他们发展健康的友谊和自我价值感。

  

儿童遭受性侵犯最明显的创伤反应是噩梦和经常回忆起遭受性侵犯的经历。他们会经常愤怒和忧郁。儿童还会感到背叛,因为自己信任、亲近的人会逼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再有,就是挥之不去的“羞耻感”和无能为力。

  

性教育不能停留在生殖教育

  

我们的青春期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生殖教育”层面。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身体权利”和人与人关系的教育。无论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都要让孩子有自我觉察的能力。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讲求“长幼有序”,成人的地位一定是凌驾于孩子之上的,当孩子与成人发生冲突时,特别是与信任的成人有冲突时,谁能保护这个孩子呢?这6个孩子连续遭受了两年的性侵犯,都没有人直接说出来或者说出来不能让家长相信。( 编辑:黄振科 )

来源:N北京晨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