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货的心理代价

作者:佚名 2010-07-27

 假货水货很多,不仅是面子问题,还对自身心理产生影响

 

 真假之分从未如此模糊难辨。

 

 在电影院里、电视中、报纸上以及公共生活中,我们能分辨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吗?分辨真假很重要吗?或许现在很多东西都可以轻易仿制,事物的真实性也就变得更加重要了;或许事物的非真实性使人们心理付出的代价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一项最新研究检测了戴仿制的名牌太阳镜对配戴人自身的影响,这给了人们提示来寻找答案。这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Gino et al., 2010)

 

 假冒的自我

 

 不管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否承认,在购买某种商品时,部分是由于该商品会向别人所传达出关于我们身份的信息。而使用假货之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假货能传达出与真品相同的信息,但价格低廉,能轻而易举地告诉他人我们比实际上富有。

 

 只要假货做的够好,别人也就看不出任何差别。即便如此“尽管使用假货本意是好的,但事实上却给自己发出了消极的信号。”所以研究者Gino等人想知道,这么做是不是会对自身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有悖伦理的行为的增多。

 

 为了求证,做了四个实验。实验参与者每人一副名牌太阳镜,在一些场合中告诉他们是真货,在另一些场合告诉他们是假货。而实际上这些太阳镜都是真货。

 

 结果显示,被告知太阳镜是假货时,人们的行为与被告知是真货时相比,更不合乎伦理标准。在一项实验中,人们要完成一项任务,被告知太阳镜是真货的人有30%的时间在作弊,而被告知是假货的人有71%的时间在作弊。

 

 人们甚至变得更加愤世嫉俗:“......相信自己戴的是假冒太阳镜的实验参与者会认为别人的行为更难以让人取信,认为普通的行为都有所失真,而且还认为其他人更有可能做出有悖伦理的行为。”

 

 真实度下降

 

 在最后一项实验中,人们测试了该作用原理。结果显示,配戴假冒太阳镜时,人们确实觉得自己的真实度下降,也就做出更加有悖伦理的行为。还有一点令人惊奇:“......当我们让一组学生预测一下假货带来的影响时,他们并没有提到假货对行为道德的影响。”所以对于穿名牌衣服而言,不是要摆脱假货,而是因为当向他人传递出关于自己财富的“假信号”时,自己也会觉得“很假”,并给自己的行为带来负面影响。

 

 这项研究可能交给古奇、阿玛尼或其他大牌服饰公司来做会更好(事实没有),但这还是引出了一个问题:这个调查的新发现是否也能扩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与品牌无关的领域中呢?或许就普遍而言,造假会给人以不真实感,从而导致有悖伦理的行为?鉴于此项研究,我对此毫不惊讶。(译者:vividyoungster)

 

 

 编辑:Ava (下划线的内容引自原研究报告)

来源:译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