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托育支持服务。聚焦当前托育和家庭照护服务需求,探索互助托育服务模式,提升托育、家政从业人员照护、养育、教育能力。
2.困难女性就业创业支持。单亲、失业、家庭遭遇特殊困难的女性,面临更大的家庭照顾和经济收入压力,亟需创新就业形式、路径,拓宽就业渠道、机会,推动困难女性实现经济增收,自信阳光走出困境。
3.新兴领域就业女性关爱。破解新兴领域就业女性活在算法里、困在系统中、游离组织外的难题,加强家政、直播、网约车、物流等新兴领域女性关爱服务。
4.港澳女青年在深创业扶持。支持引导港澳女青年熟悉创业政策,对接创业资源、拓展创业空间、提升创业能力,为港澳女青年在深干事创业、安居乐业创建良好环境。
5.女性产后身心调适支持。孕产期是女性身体和心理的“脆弱期”,特别是产后面临家庭角色、家庭关系发生转变和养育照顾、身心健康压力,增加产后抑郁症的风险,亟需获得身心调试支持。
6.适龄青年婚恋交友。把握适龄青年在婚恋观念、渠道、形式等方面的新需求,打造市级婚恋交友平台,开展适应潮流、体验鲜活的婚恋交友服务,加强新时代婚恋观、家庭观引导。
7.圆困境妇女儿童“微心愿”。从困扰妇女儿童的细微处入手,精准收集掌握困境妇女儿童的“微心愿”“小梦想”,引导社会爱心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把妇女儿童一个个的“微心愿”转变成可知可感的“小幸福”。
8.重症儿童照护支持。在长期住院治疗、居家康复中,重症儿童及其家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疲劳、照顾压力和支持不足等问题,亟需获得身心调试、喘息和社会支持。
9.关爱女童助学支持。关心关爱因病、因贫面临学业困难的女童,汇聚社会爱心力量,实施女童助学成长、关护陪伴、结对帮扶等公益活动。
10.城中村儿童安全防护。安全是城中村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道防线,城中村儿童的居家安全、出行安全、意外伤害等风险多发,亟需营造更加安全友好的成长环境。
11.改善流动儿童学习成长空间。流动儿童常常随家庭租住在城中村,学习环境狭窄、昏暗,不友好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亟需改善学习成长空间,提供陪伴成长服务,为流动儿童打造“阳光小书房”。
12.儿童青少年生命教育。聚焦儿童青少年应对挫折和挑战能动性不足、对人生和生命价值理解不足的问题,引导儿童青少年热爱生活,提高应对挑战的勇气和抗逆力。
13.儿童自我保护。回应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的问题,降低儿童遭遇欺凌、猥亵、性侵等不法侵害的风险,教会儿童“能避险、懂防护、会求助”。
14.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青少年网络沉迷会产生情绪失控、人际交往困难、学业退步、家庭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加强和改进儿童和家长的网络素养。
15.流动留守儿童多元智能发展。流动留守儿童常常因家庭困难、社会支持不足等原因缺少多元生命经验,提供自然教育、艺术美育、STEAM教育等服务,丰富流动留守儿童多元生命经验。
16.儿童青少年心理疗愈。引入自然疗愈、艺术疗愈等趣味性、体验性强的疗愈方法,助力儿童将失落、沮丧、焦虑等情绪转化为快乐、平和、喜悦的生命体验,增强心理韧性。
17.儿童早期阅读推广。大力推广儿童早期阅读理念,面向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阅读指导服务,培养亲子阅读习惯。
18.深港澳儿童交流交往交融。深挖同宗同源、相亲相爱的文化内涵,组织开展“深港澳儿童看北京”研学活动,厚植家国情怀。
19.家庭暴力受害人庇护救助。聚焦家庭暴力受害人临时庇护需求,提供安全、舒适、专业的临时庇护和陪伴支持服务,用好妇儿大厦平台资源,点亮一盏守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温暖灯火。
20.家庭关系调适。家庭沟通方式、生活习惯、教育理念不同,容易引发夫妻、亲子、婆媳等家庭关系冲突,亟需引导家庭全成员共同调适家庭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涵育优良家风。
21.支持家长“抱团养娃”。家长遇到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求助渠道是向其他家长求助,亟需挖掘培育更多有热情、有能力、乐分享的KOP(Key Opinion Parents),带动更多家长“抱团养娃”。
22.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戏曲、中医药、武术等文化体验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
23.助力乡村振兴。聚集深圳对口帮扶地区(新疆、西藏、海丰等)妇女儿童家庭的新需求新期盼,开展关爱帮扶、教育支持、产业扶持等特色服务,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