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或爱好者,2024年要卷不?

作者:春姑娘 2024-01-06




春风心理应激干预

















在系统学习叙事疗法之前,我也是典型的“深圳女孩”,业余时间各种学习,各种考证,甚至还考过“装饰涂裱工”中级和高级证,只源于当时有亲人在技能鉴定中心当培训师,现在想起还蛮搞笑的。从15年前一名纯粹喜欢心理的咨询师小白到在叙事疗法中浸泡了8年的心理实践者,我经历了从混乱、害怕到清晰、淡定的过程。当我遇到叙事疗法时,我逐渐地学会去思考生死,思考人生意义,思考对我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我开始不再跟风似地卷或躺平,而去看到卷或躺平带来的影响,如果卷的效果是我想要的,那就卷起来,如果躺平的结果是我想要的,那就躺平,当然“何者为好”的思考,也让我学会越来越精准地去澄清去定义。




01



和许多学习心理学的小白一样,最初并不晓得自已要学什么,怎么学,看到哪里有自已感兴趣的培训或工作坊就去报名(当然是费用不会太贵的短程),心理剧、沙盘、完形、整合性艺术治疗、教练技术、NLP、家庭系统排列……甚至飞到南京,飞到美国,现在想起来,当时就是带着好奇好玩的心,想在各种培训或工作坊中体验没体验过的,但一直没找到想要深入系统去学习的,仔细想来,对我而言,自已一直想要找到的是让自已轻松而不是沉重,让自已不需要为此消耗过多的能量,甚至可以带来快乐的咨询方法。当然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些经历也为后来我选择自认最适合自已的叙事疗法并且持续性地长程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2011年,在志愿者活动中认识了隋双戈博士,加入了深圳市义工联春风援助组,也是跟随隋博开始了系统地学习心理治疗的方法,第一个学的就是EMDR(眼动脱敏再加工,创伤心理学的其中一种)。在学习中,我知道了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疗愈创伤,同时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形成创伤,所以,对在备孕怀孕哺乳的我来说,需要的是更为稳定的状态,以支持我更好地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有意识地回避各种创伤影视作品、新闻报道,有意识地回避接各种严重的创伤个案和危机干预个案,而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或压力、个人成长等这一类自认比较没有压力的咨询,直到遇见了叙事疗法,让我感受到可以在安全、信任的氛围中更为轻柔地触碰和处理创伤或危机。

 

2015年,遇见叙事疗法,也是在春风看到的培训通知。作为当时咨询经验不太丰富的自已,我直觉认为,来访者带着自己的故事来到咨询室,如何听来访者讲故事,如何在听故事的时候建立好关系,我想这是叙事疗法应该能做到的。当我走进叙事疗法的世界,其对我的影响却超出我的想象,在我看来,叙事疗法不仅是很好的创伤治疗中所说的稳定化技术和创伤治疗技术,更是支持人找到人生意义、改写生命色彩、活出人生更多可能性的哲学观、世界观。叙事疗法独特的创伤治疗的观点与方法,可以帮助我安全、信任地与来访者展开对话,并协助来访者在“创伤”中看见珍贵的“珍珠”,在“创伤”中开出疗愈的“花”。 


一位自杀未遂的初一女孩,在自已的玩偶大抱熊的视角里看到了温暖与支持——“拿纸巾帮我擦眼泪,安慰我别哭,带我出去玩……”;


位被亲人性侵的六年级女生,在绘本《森林大熊》最后的一串脚印里看到:熊找到新的森林,有可能找到新的熊;


一位“孤僻”的七年级男生,在一人一句创作的故事“熊猫阿宝打武记”里找到自已交朋友的方法;


一位苦恼于无法与先生同频沟通的妈妈,在先生抱怨的话中,看到先生回到家希望感受到的是和乐融融、笑脸相迎的家庭氛围,说起最近一次女儿和先生吵架后说出了彼此的心里话,解除了误会,自已也和先生成功同频沟通的故事,家庭氛围在这次事件的前后,由原来的2、3分到后来的6、7分;


一位苦恼于无法开导家人并且在开导时自已也容易情绪波动的爸爸,领悟到人与情绪的关系就像“传说项羽有筐外之力,情绪就像那个筐,如果人坐在筐里,和筐为一体,人是拎不起自已也拎不起那个筐的,但如果人站到筐外,那就可以轻松举起那个筐,并能选择把筐放在哪里”。

……



02





学心理学的人,大多可能经历过这个阶段,学的东西忍不住在家人身上使用。刚学习心理学那几年,尤其是以技术为导向的学习中,我家先生不可逃脱被我祸祸,在此先感谢他被我祸祸多年依然不离不弃!在生完孩子后的头几年,我俩的冲突频发甚至不断升级,叙事的持续学习和实践,帮助我从对先生的指责与评判,尝试着走到如何去理解和支持他,且重点是让他感受到我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我自认为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我不再把焦点放在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而是把焦点放在他如何正在成为与过去不一样的自已,如何可以活出那个他想要的自已的样子。


2023年在一个停学家庭中,我看见夫妻两人的关系从“夫妻对干”到“夫妻成为‘难兄难弟’”,再次让我看到家庭当中关系变化所带来的显著不同,让我更坚定了“一个人体验过的,更能做得到”的观点,这也是我认为的为什么“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却做不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在自已的生命中(包括想象中)从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这也让我对自已多了许多的接纳与宽容,我不再苛责自已——你教沟通的,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时时处处“好好”沟通;你做心理咨询师的,就得时时处处情绪“稳定”……而是去看到沟通的目的是什么,能达成自已想要的,不拘泥于一二三的步骤与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已想要的是能放松、有欢乐、能表达自已,能吵架还能吵出更好的关系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情绪稳定”就不能有情绪波动。


当体验到自已想要的,我有能力有方法去实现,看到每个当下永远可以有选择的可能性,这带给我深深的安全感、控制感和价值感,我可以拒绝PUA,我也可以接受PUA,我可以卷,也可以躺平,关键在于哪个是我想要的,我在意的,我所重视的!





03




2023年,朋友转了一条链接给我《离婚120天后,樊小慧咋变成这样了?》——樊小慧,一个漂亮、能干、真性情的农村女人(左侧图片),老公长年在外打工,后来有了另外的女人,跟樊小慧离婚了。离婚后,只为了老公曾说她“整天像个大老爷们,不温柔,不像样……”去整容了(右侧图片),整个人神情恍惚,让人看得心痛。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活一个身份(某某人的妻子/学生等),只有一条路可走(为了老公/学习学习还是学习等),当这个身份或这条路出了问题,似乎这个人的整个世界就此坍塌,找不到自已的价值所在,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欧文‧亚隆在《生命的礼物》这本书里说,在世的时候活得越充实,面对死亡时焦虑就越少。


何为充实?我的理解是,你体验过不同的角色身份,你尝试过种种感兴趣的事物,你为心中的热爱付诸过行动,你活出了自已想要的样子……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被各种观点所裹胁,比比皆是而不自知。例如给孩子报个兴趣班,初心只是想让TA体验一下或锻炼一下而已,可一旦开始学了,“专心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想孩子半途而废、轻言放弃”……这样的观点接踵而至,让人不知不觉就“卷”起来了,而忘了当时报班的“初心”想要的是什么……


叙事疗法的创始人麦克‧怀特在他的名片上,只有一句介绍自已的title——骑自行车去上班的心理咨询师,这个title以一种有趣的、他所喜欢的方式表达了自已的立场。对我而言,我没有大师般的语言天赋,没有哲学家那样的博学,我更愿意成为脚踏实地的叙事疗法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所以,如果用一句话来介绍自已,我想是这个——爱吃紫苏炒石螺的叙事咨询师和培训师!




04




有人问:“叙事疗法的咨询带给你的感受或体验是什么?”

我说:“当下最深的感受是,在别人的生命故事里活自已的人生感悟。也许有点像探亲旅行,‘从所谓的自已活腻的地方去到友人活腻的地方’,为友人的生活共同添加一些他想要的色彩,再带着那些不同的色彩与风景,回到自已的地方,活自已想要的生活。”


有人问:“我在不同的场合听过许多关于叙事的培训,叙事的观点我陆续学习到了,是不是就够了?”

我说:“现在有很多小视频,用10分钟的时间介绍了一部电影的精彩,但只有你完整地看完了这部电影,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电影的精彩是怎样的。叙事疗法培训的特点是有大量的练习,这些练习会帮助你从知道逐渐去到做到。同时,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每一次读同一本书,收获都会不同,练习和培训也同理。”


有人问:“我挺习惯在现代结构主义的思维里做咨询的,我一定要去后现代主义里去学习吗?”

我说:“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偏好,我一直对精神分析不感冒,但对叙事疗法却越来越热爱,选择你喜欢和适合自已的就好。”


有人问:“叙事疗法在家庭访谈中,与系统式或结构式等家庭治疗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说:“叙事疗法把问题放在更大的脉络里,而不是在家人的关系之中,也许问题会影响家人的关系,而我们抱持更大的视野去看到更大的脉络。我们秉持的世界观是: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问题的形成的很大因素与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


有人说:“1月的周末,这个时间很为难。”

我说:“我知道1月开班的时间有点尴尬,对于喜欢却又有纠结的学习者,我再推一把——在2024年1月8日前缴费,参加第一期基础班学习的同道,可享受2次团体督导(免费)和后续叙事疗法学习(含复训)及工作坊的9折优惠(按报名时需缴纳的价格计算),仅此一期。”




所以,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或爱好者,

2024年要卷不



报名链接:

培训通知| 叙事疗法六天基础班培训第二轮通知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