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剑锋 2016-11-08
一、背景
大二女生YUYU(化名)自杀身亡,刚分手的前男友内疚、自责,同寝伙伴震惊、愧疚、自责、害怕,目击现场的老师、同学脑海中不断被现场情境重现冲击,好友及同班同学陷入各自不同的状态之中:困惑、担心、抱怨、愤怒,辅导员、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处于来自校园内外的巨大压力之下……如何处理?
这是2016年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北京)论坛中,应激事件团体干预“简快重建法”工作坊上的一个案例。该论坛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以“我和你心连心——多样化的团体咨询和团体治疗”为主题,是一场国内外各流派的“论剑”,更是一次开放、包容、交互、提升的大会。
论坛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樊富珉教授主持,世界团体治疗大师、人际关系专家朱瑟琳•乔塞尔森(欧文•亚隆心理治疗学院执行院长)作了主题演讲《关系的心理分析、团体治疗及人际关系的解析》,樊富珉教授作了主题报告:《心理团体:有效的心理健康促进技术》。
论坛邀请了团体咨询和治疗在高校、中小学校、公安、教育矫治、自杀干预等多领域应用的6位专家作了专题分享。精分、人本和存在、亚隆、格式塔、心理剧等不同流派的带领者,围绕各个流派团体工作模式的理论观点、重要治疗因子、优劣势等论题展开对话碰撞、深度讨论、互动诠释。
此外,本届论坛还邀请各流派、各领域的带头人、创立者组织了12场专题工作坊。隋双戈博士就其整合创立的应激事件心理干预“简快重建法”举办了专场工作坊。
二、应激事件心理干预“简快重建法”工作坊
工作坊伊始,工作坊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汪海燕教授隆重介绍了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欧洲认证EMDR心理创伤治疗督导师、国际催眠治疗师隋双戈博士。隋博士从事灾难、事故、自杀事件、性侵害等心理援助十余年,擅长处理焦虑、恐惧、危机事件及引发的各类问题。
(右起:隋双戈博士、汪海燕教授及本文作者王剑锋)
在与工作坊参加者的开场互动中,隋双戈博士了解到他们中间既有几十年心理专业学习、工作经验的海归与本土专家,又有从来没有学习过心理咨询知识的企业、事业及政府单位人员。
工作坊还能正常进行吗?专业背景如此悬殊的人群如何一起学习、体验?
隋双戈博士根据人群特点,迅速分组,进一步了解不同组别最迫切的需求,与成员们议定了以最大可能适应不同背景成员的需求的方式、内容。
众所周知,随着应激事件团体干预需求不断增加,紧急事件应激晤谈(CISD)等模式曾有广泛的应用,但批评声音渐多。前人模式中每次处理人数较少、团体周期长与紧急、混乱、流动性大的环境难匹配,以及急性期情绪处理的争议等问题,在重大事件心理援助实践中,亟需解决!
隋双戈博士基于心理创伤治疗和团体辅导等理论,结合过往实际案例经验及前人范式,阐述了“简快重建法”的任务使命、工作步骤(呈现问题、信息传递、应对探讨、总结提升)对上述难题的破解,以及“简快重建法”心理干预在地震、水灾、火灾、滑坡等灾难、事故和自杀、伤人等事件,以及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广泛应用。
在工作坊中,参与者以自杀事件引发的各种情形为蓝本,分组分角色代入体验,切身体会到“简快重建法”如何通过简洁步骤协助受影响人员达成减少混乱、看到资源、获得支持、促进重建的目标。
在体验的后半程,扮演不同角色的参与者们,迫不及待地分享着感受。
“辅导员”组的分享:从组员的互动中,看到全新的视角,知道了更多处理方式,以及找到思路、方法的专业路径。
“同学”组分享:从无力、无助,到可以做一些什么了。可以给离去者写些东西、组织告别仪式,去看望逝者的家人。
“同学”A:给自己是一个警示,无论什么原因,发生自杀对家人、朋友都构成了伤害。今后自己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选择这种方式处理。
“同学”B:作为“前男友”,一直很内疚,总在想如果……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之前通过喝酒、找人聊天来缓解焦虑。今天在小组中,意识到“前女友”自杀主要的原因是她自己主观的原因,我的原因是间接的、遥远的原因,内疚减轻了。同时,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感受到和她分手的原因同她自杀的原因,可能是一个,心理负担也减轻了。
咨询师A:以前遇到应激事件,不知如何下手,现在心中有数、手中有术了。
咨询师B:了解到在简快重建的整体结构中,可以灵活应用自己擅长的、适合在当时使用的技能。
……
通过现场体验,工作坊的参与者们感受到,“简快重建法”是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当地骨干都可以掌握的结构化、易操作、安全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为参与者提供示范和练习自助互助方法的机会,也可使当地各种背景的心理援助骨干使用这一简便模式,在救援中长期、广泛地开展初级心理援助和筛选转介工作。
至此,工作坊取得了预期效果,与会专家予以高度肯定,纷纷表示将加强学习、加强普及、积极参与应激干预公益事业。
隋博士作为工作坊“课间奖品”随带的儿童性侵防治春风绘本——《我是自己的好主人》受到大家的欢迎。图为“明星作家签名赠书活动现场”
三、坊后心得
感谢隋老师在应激事件领域的探索、实践经验成果的分享,这次工作坊,即是团体心理工作的坊,也是一场为人处世的学习会,收获满满,结合隋老师课程内容,有以下几点小感想。
“助人为乐”,传统认为是褒义词,明其逻辑实则应为中性词。以助“他求”为“己乐”,挺正常的价值观,同时要知:
1、助或不助,应看“需求”来自“他求”还是“己乐”?是“他”觉察并提出的需求,还是“我”替他觉察的需求?后者有“伪需求”之可能。
2、“简快”不等于“简单”,助之效果,取决于初心正念及目标设定,也得考量专业能力、方法论之匹配。
——不简难知其要,不细不知其妙。为人如此、处事如此,“找寻真我之心理修为、从业之旅”如此,创业亦然……“格物穷理、知行合一”,懂己及人、助人馈己,这是心事业,也是小火慢炖、轻拿轻放的心修为。“过度臆想需求”or“功力不足”皆有可能“帮忙”不成,反添“乱”!
感恩专家老师、感恩同修老师们!抛砖引玉,非常希望大家多多分享!
应激事件心理干预“简快重建法”认证课程即将推出! 垂询、预订:电邮858@858.org.cn,或微信号13590289784 |
来源:春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