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姑娘 2014-03-11
马航飞机失踪最新消息:马航MH370失踪已经整整三天了。这70多个小时里,新消息不断出来,紧接着又被辟谣,别说各路媒体了,连马来西亚自己的民航部门和国防部长的口径都不统一。
找到飞机了!没找到……四个持假护照的!不不不,是两个……冒名登机者是亚裔面孔!结果今天又辟谣……
是不是累觉不爱了?觉得受到了欺骗?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要如何在漫天的碎片化信息里明辨真伪?观察者网小编觉得下面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您。不过呢,它只能帮你分辨出大部分网友或者媒体的“谣言”,马来西亚民航部门公布的消息是没有办法甄别的了——可能第二天就被他们自己“辟谣”了。
让我们静待马航失联客机MH370的好消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咋整”:
“一场灾难发生后5分钟内Twitter做出的贡献最大,12小时后就开始帮倒忙。”——马特·罗勒(@rolldiggity)2013年4月15日
此次马航事件的主要讨论场新浪微博证明这位洛杉矶喜剧作家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大部分人不到12小时就开始帮倒忙了。
尽管关于马航失联客机的消息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几乎覆盖了所有社交平台,但有效信息流在3月8日下午三点左右就停止了。之后的消息主要是分析和猜测,以及漫天的错误信息甚至谣言。
“发现失联客机信号了!”“飞机迫降在海上,可能有人还活着!”“CNN说已经坠毁了!”“飞机是降落在南宁(音)了!”……一轮又一轮的不实消息,守在手机前刷新闻的你被搞得忽喜忽悲。面对此种突发紧急事件,如何分别真假新闻?
1.一定要有明确的原始出处。没有的基本都是耍流氓。
a.要验证媒体机构信息
最简单的方法是搜索媒体官网,既然是重大突发新闻,那么该信息一定在其头条,否则极可能就是假消息。
PS.官网也有很多假的,注意查看其网址结尾是“.com”还是“.org”,“.info”及“.xxx”。
8日中午,多家加V媒体发布“CNN已经确认,马航MH370在胡志明市100km处海域坠毁”,转发数众,真的不怪你相信。大部分官号的新闻编辑不愿意花一分钟看一眼CNN主页上大大的“MISSING”。避免被坑的办法,就是自己到CNN上确定一下:http://edition.cnn.com/
b.要有受访人名字
除了译名,应该附有其本国语言的名字。
这一则里面,没有任何权威来源。这种#网站转微博#的信息可信度很低,因为它意味着需要两重验证。
一则消息要真实,需要它从#根消息源#起就是solid and sound,显然微博无力做到这一点。
如果你有足够多的新闻阅读经验,会发现#窦凯还#这个名字也十分可疑。像是“逗凯(子)玩”的谐音。不过也可能是记者听译或根据字面瞎猜导致。
谐音人名是近年来流行的假新闻常用的招式。比如你在网络上曾经读过的韩国人抢了中国人的节日申遗的新闻大部分是假的,这类新闻里总是出现一个名叫“朴芬庆”的韩国教授,实际上是#嫖愤青#的谐音,纯粹用来钓鱼。
上面这条消息的可信度就比较高。
原因在于,首先有消息源#路透社#,其次是实名受访人Ngo(吴) Van Phat。
最后,你在REUTER的官方网站搜索Ngo Van Pha 能看到采访记录,难怕你不懂英文,ctrl+F也能帮到你。
2.孤例不证。
不要相信任何单独消息源。如果你在人民某报看到一条消息,应该也上NYT看看,永远要double check。
事实证明@人民某报的确发了这样一条言辞确凿的“独家假消息”,而且截止咋整发稿时间还没删。
3.离现场越近的消息源可信度越高。
其实微博上的主页君们很多都是坐在家里对着电脑复制粘贴的,他们知道的可能还没你多,所以不如移步路透社、CNN 等主流媒体的官方网站刷首页。
当然,此条不适用于越南媒体。
4.个人的weibo/ twitter/ facebook,永远不能作为信息出处。
原因很简单,新闻机构是拿长期的信誉作背书,这与其商业利益捆绑在一起,轻易不敢发不靠谱的消息。而社交媒体更重要的是传播,而且个人即使说错话,道个歉就完事了。
上面这条新闻被疯狂转发,因为发微博者是加V认证的“波音中国总裁马爱仑”。@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说当时的新闻路径是这样的:波音引用媒体消息发微博——媒体报道波音总裁发言——波音总裁看到自己报道吓了一跳——总裁询问媒体为什么引用自己的话——媒体说那是你发微博的——总裁说QNMLGB的我也是在微博看到的!
5.国内的新闻机构的weibo/ twitter/ facebook可信度等同于个人。
国内的新闻机构基本上是没有fact check(事实核查)部门的,你更别指望它们的新媒体能做事实核查。虽然说其完全不可信有点儿绝对,但整体可信度确实还不如严谨的个人。
这条不点评,该报记者是都教授可以瞬间转移吗?
6.不要相信错误信息源第二次。
严肃媒体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机制避免未经核对的信息流进舆论市场,一般而言不会出差错,事件越重大,反而越小心。如果一个信息源出过一次错,基本上说明它不论作为机构还是个人,是不够谨慎的。
@人民某报在发布过错误消息之后不敢乱说话,改走送贺卡点蜡烛的祈福路线,@成都某报也学着煽情,但是……
他们连“145”还是“154”都没搞清。
最后:
曾有人戏言“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咋整委员会虽不认同此观点,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飞行事故发生后,官方需要非常谨慎的态度,完成细致调查后才能做出判断。
也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媒体认为找到了某个物件,但官方一直认为无法确认是否属于该架飞机,以致于媒体的新闻迟迟得不到证实。因此,另一种情况也是危险的:新闻机构作出任何判断都被官方认定为谣言。谣言是人类追索真相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风险。
永远擦亮你的眼睛,当然,第一步是学好你的英语。
编辑:一路阳光
来源:春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