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一留守儿童“僵尸附体” 医生:“癔症”

作者:春风姑娘 2013-10-22


 日前四川卫视播出的一条片子在网上热传,片子说的是重庆一名8岁留守儿童每到晚上就出现“僵尸附体”症状,手足僵硬,龇牙咧嘴,自称“我要喝血”,多方求医后被诊断为“癔症”。


 因为父母出外打工后缺乏关爱,农村大量“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发育乃至精神健康上的问题。癔症发作就是突出的表现,患者下意识的表演为的是争取别人关注自己。癔症的表现形式变化多端,广州有精神心理专家建议,家长遇到孩子发作一定要沉着应对,只要实施“冷处理”,症状大多能自然缓解。而最终解决办法还是打开他们的心结。


 案 例

 

 父母出外打工

 

 男童怪病发作


 四川卫视日前播出题为“八岁男孩变‘僵尸’”节目,说的是重庆市开县白桥乡8岁男孩小舒在父母南下深圳工作后,就与爷爷奶奶住在深山。一次他在学校晕倒后,夜晚便开始出现“僵尸附体”,手足僵硬,龇牙咧嘴,自称“我要喝血”、“我是被你们舒家杀害的左宗棠,我要报复你们”,最长的一次持续了4小时。父亲回乡带儿子四处寻医,经心理医生检查后发现他患上了歇斯底里症,也就是癔症。经过治疗,小舒逐渐变得开朗,不再出现“僵尸附体”症状。


 广东农村的袁仔从4岁时开始经常为一些小事发脾气。如果家人和小伙伴不顺他的意,或者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双手紧握,面露凶光,呼呼地直喘气。有时他大吵大闹,别人越注意他就越闹得凶,如果没人理会反而很快停止。闹完以后,他自己能说出发作的整个过程。上学后,袁仔学习成绩很差,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更差,对家里的奶奶和母亲不讲礼貌。父母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病,但由于一直在外打工,拖到他9岁的时候才带去医院检查。经过专业心理评估,医生发现袁仔患有癔症,同时还有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需要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


 症 状

 

 可以模仿临床各科的任何疾病


 所谓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指无法控制的情感爆发。近年来国际上逐渐放弃癔症这种笼统的诊断,取而代之的是定义更准确的“躯体化障碍”或者“解离性障碍”,但目前国内的诊断标准依然沿用“癔症”一说。


 当恐慌聚焦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患者就幻想那里出了问题,于是表现出各种病症。有的人出现运动或感觉的功能障碍,例如感觉有一口气堵在咽喉吐不出来,或者两条腿瘫痪了、嘴巴不会说话了、眼睛看不见了,但是进行神经生理检查却没发现病变。有的人出现各种内脏病变的症状,甚至有精神病发作、心理变态的表现。据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主任王德民介绍,癔症可以模仿临床各科的任何疾病的表现,极易误诊。


 癔症多发于青壮年,以女孩较为多见。王德民指出,“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群体,他们缺乏父母关爱,容易出现精神疾病或心理发育问题。有的农村迷信盛行,缺乏科学认识,出现癔症后被当做“鬼神附体”。在人群聚集的场合,例如在中小学里,经常出现一个孩子癔病发作,其他有癔病潜质的孩子也会受到感染,跟着出现吵闹、抽搐、哭笑无常的表现。


 癔症的症状夸张而幼稚,似乎是在表演,令看见的人印象深刻。有的儿童患者甚至会离家出走,到处游荡。有时患者双眼紧闭,双拳紧握,四肢挺直,很像癫痫发作。王德民指出,实际上这些患者意识尚存,事后能够回忆发病的过程以及周围人说过什么话,跟癫痫有本质区别——癫痫的表现是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抽搐,可因意识丧失而跌倒。癔症患者的表现可能是为了获得自我心理上的满足,但又不是主观上故意诈病、装病。目前未发现他们的大脑结构、电生理与正常人有什么区别,但他们的性格有着显著的特点:自尊心强、喜欢别人的夸奖、以自我为中心、表演欲强烈等。孩子的癔症发作跟被宠坏的“小皇帝”、“小公主”乱发脾气也不同,癔症的程度要严重得多,会影响到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


 应 对

 

 打开心结 对发作“冷处理”

 

 在治疗上,王德民认为认知行为治疗和暗示治疗对癔症有明显效果,有时只要给患者注射没有药理作用的生理盐水,双脚瘫痪的人就能站起来走路。必要时还可服用安定类药物,可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经常发生癔症的孩子难以彻底治好,一旦遇到挫折又容易复发。


 王德民建议,患者的家长平时要注意避免让他们受到太多精神刺激,不要责怪他们,还要让周围的同学、其他亲属对患者的癔病保持冷静,避免过分紧张和关注,对患者实施“冷处理”后,其症状大多能自然缓解。例如,见到患者发作倒地,周围的人可以说“没事,一会就好了”。如果别人惊慌紧张,患者反而发作得更起劲。


 不过要想彻底治愈癔症,关键还是解开患者的心结。据给小舒做心理治疗的重庆市明亮心理咨询所所长、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邱驷介绍,通过回顾小舒的成长经历,可以揭开其怪异行为背后的心理依据:小舒从小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轮流照顾,父母每隔一年才回来一次。一年前,父亲从深圳回到了家里,由于他对儿子的期望过高,所以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教育方式。长久以来盼望着能够得到父母关爱的小舒,万万没有想到,盼来的,却是一次次无情的打骂。而小舒每次犯病后,严格的父亲总是对他格外关照,小舒也能因此得到精神和物质的满足。找到心结,经过一个多月的心理辅导,邱驷再见到小舒时,他已经完全变了样,其父亲说,儿子回去后非常开朗活泼,怪症更是一次也没有犯过。


 ■伍君仪

 “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群体,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容易出现心理发育问题。


  相关阅读: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忧思录:伤村

  留守女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专辑]


 (采稿:小如 编辑:王锐)

来源:春风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