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楠 2011-12-22
社区心理咨询师张惠丽就遇到这样一个案例:一对经济条件很好的老年夫妇,退休不久,事业有成的儿子刚娶了一位能干的妻子,本是件好事,却引发了一场两代人的“战争”:
为儿子买了婚房后,老太太时常趁儿子媳妇不在,进来当“田螺姑娘”:看到衣服还没洗,赶紧洗了;看到儿子袜子破了,立马买一打放家里;还煮好汤,等儿子回来喝……“你妈把我当摆设吗?”终于有一天,媳妇忍不住爆发了。她的对策是,把这套房子卖掉,换了另一套,不让婆婆接近。而儿子也选择了逃避母亲。
顿时,老太太感觉精神几近崩溃。更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专家对此分析说,儿子结婚后,老人的角色没有转化过来,心理“纠缠”在对儿子的依赖上,没有给予下一代足够的个人空间。儿子媳妇在此事的处理上,也表现出沟通不够、比较自我的一面,导致老人形成了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进行危机干预,老人可能产生创伤后遗症。
还有一位姜大爷,成天疑神疑鬼,后来发展到连女儿出门都要把包翻一遍给他看,确定没拿钱才放行。结果,女儿不愿意多来,老人精神疾病更加严重。幸好心理志愿者及时发现,在对老人进行多次心理疏导后,把老人送到精神卫生医院接受治疗,现在情况已好转。
心理专家认为,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人生的“丧失期”,“丧失”工作、“丧失”权力和地位、“丧失”金钱、“丧失”亲人、“丧失”健康等。老年人的情感往往趋于低沉。在心理上,往往表现为认识能力低下、孤独和依赖、易怒和恐惧、抑郁和焦虑以及睡眠障碍。另外,由于大脑和机体的衰老,老人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性情改变,如说话罗嗦、情绪易波动、主观固执等,少数老人则变得很难接受和适应新生事物,怀恋过去,甚至对现实抱有对立情绪。老年人的性情改变,也会加大他们与后辈、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
此时,如果对老年人的心理变异缺乏预先的思想准备,其危害性不亚于体力衰退,成为老年精神病的基础。而家庭和社区,则理应成为老人心理疏导的第一线,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社区心理疏导偏重“前期介入”,最终还需家庭以及社会的合力
采访中,多位社区心理咨询师希望记者强调一点:将心理服务引入社区本身是一个创举,但也一定不能高估它的作用。面对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疾病,不仅需要家人的配合,而且一般建议其前往更专业的心理服务机构或是精神卫生医院,接受更专业持续的治疗。
经过探索,凉城街道将对老年人的心理服务主要定位在“前期介入”上:通过心理培训,增强居委干部、志愿者等的敏感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人群;通过在社区成立心理学校,为老年人普及心理学常识;通过定期免费心理体检,发现萌芽隐患;每周三开放的“心灵港湾”心理咨询室,由具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咨询;之后,针对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居委会通过家访等加以关心,并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
那个由独居老人组成的兄弟姐妹联谊会,每月有一次集体活动,老人们还结伴一起唱歌、锻炼、买菜、散步,有人生病了,还会有人送饭菜给他。很多老人终于在“为自己而活”的过程中,找到了久违的快乐。
但也有心理志愿者告诉记者,有老人已形成对志愿者的高度依赖,让人有些无奈。“其实,每一个有心理问题的老人背后,都有着家人的问题。很多子女并非不想孝顺父母,只是不懂方法,经常忽略一些细节,导致老人的心理不适。”志愿者说。
有位独居老太太,每天早上都去公园锻炼,雷打不动。有天下雪了,志愿者小张便打电话跟老太太说,天冷,您今天不要去锻炼了。谁知,就这么简单一句话,老太太就感动半天,直夸小张对她好。小张悄悄提醒了老太太的女儿,女儿这才猛然意识到“原来妈妈这么在意小小的关心”,从此以后,每到刮风下雨,女儿的电话再没间断。
华一居委书记叶永洁经过培训,已经可以清楚地区分哪些症状属于老年人心理问题,哪些属于精神疾病。就在不久前,她发现一位老太太出现了精神疾病的初步征兆,及时提醒其家人送其看病。
还有位曾经出现抑郁的居民,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走出阴影,如今自己也当了志愿者,助人的乐趣让他找到了老年生活的价值。
凉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伟年说,目前街道参加心理服务的志愿者有297人,其中专业心理咨询师91人,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公司签约、与华师大开办心理门店、与区精神卫生中心合作、招募居民志愿者等方式,已解决了从事心理服务的人员持续性问题。
华师大心理学院教授徐光兴则是这些社区心理志愿者的督导之一,今年已前来举办3次心理学讲座。“社区志愿者成为居民‘心灵垃圾桶’,自身也会受到心理问题困扰,这时学会如何释放压力,化解危机也十分重要。”徐光兴说。
探索还将继续。让老年人找到内心的幸福,需要的仍是全社会之努力。
不仅仅是独居老人。当对退休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老人从长期紧张、有序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突然转入到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时,同样会一时很难适应。伴随“空虚感”而导致的问题往往是情绪的低沉或烦躁不安。这种恶劣的心境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不但会加速衰老,也会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至今,凉城街道已经成功干预了36起“自杀危机”,年龄最大者81岁,成功解决各类心理障碍和疾病500多起。如果将目光放到近4名户籍人口中就有一名老年人的全市,在社会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已然不容忽视。
面对人生的“丧失期”,忽视大意或成老人心理疾病的“隐形杀手”
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大多不被自己及家人重视甚至曲解,这成为横亘在社区心理咨询师面前的一道坎。
在社区举办的一场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讲座,曾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些听说社区开办保健讲座欣然前来的老人,到现场后,一听讲座的主题是“心理健康”后,便匆匆离去。为啥?老人们说:“‘心理不健康’,就意味着‘脑子有问题’或者‘神经不正常’。”
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指出:“现在,不少老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远远不如对生理健康的重视。”专家介绍说,在平时的心理门诊中,前来心理咨询的基本都是年轻人。老年人由于对心理保健缺乏必要的认知,常常讳谈心理问题,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另一方面,子女不懂得正确引导、积极配合,也成为老人心理疾病蔓延的原因。
社区心理咨询师张惠丽就遇到这样一个案例:一对经济条件很好的老年夫妇,退休不久,事业有成的儿子刚娶了一位能干的妻子,本是件好事,却引发了一场两代人的“战争”:
为儿子买了婚房后,老太太时常趁儿子媳妇不在,进来当“田螺姑娘”:看到衣服还没洗,赶紧洗了;看到儿子袜子破了,立马买一打放家里;还煮好汤,等儿子回来喝……“你妈把我当摆设吗?”终于有一天,媳妇忍不住爆发了。她的对策是,把这套房子卖掉,换了另一套,不让婆婆接近。而儿子也选择了逃避母亲。
顿时,老太太感觉精神几近崩溃。更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专家对此分析说,儿子结婚后,老人的角色没有转化过来,心理“纠缠”在对儿子的依赖上,没有给予下一代足够的个人空间。儿子媳妇在此事的处理上,也表现出沟通不够、比较自我的一面,导致老人形成了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进行危机干预,老人可能产生创伤后遗症。
还有一位姜大爷,成天疑神疑鬼,后来发展到连女儿出门都要把包翻一遍给他看,确定没拿钱才放行。结果,女儿不愿意多来,老人精神疾病更加严重。幸好心理志愿者及时发现,在对老人进行多次心理疏导后,把老人送到精神卫生医院接受治疗,现在情况已好转。
心理专家认为,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人生的“丧失期”,“丧失”工作、“丧失”权力和地位、“丧失”金钱、“丧失”亲人、“丧失”健康等。老年人的情感往往趋于低沉。在心理上,往往表现为认识能力低下、孤独和依赖、易怒和恐惧、抑郁和焦虑以及睡眠障碍。另外,由于大脑和机体的衰老,老人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性情改变,如说话嗦、情绪易波动、主观固执等,少数老人则变得很难接受和适应新生事物,怀恋过去,甚至对现实抱有对立情绪。老年人的性情改变,也会加大他们与后辈、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
此时,如果对老年人的心理变异缺乏预先的思想准备,其危害性不亚于体力衰退,成为老年精神病的基础。而家庭和社区,则理应成为老人心理疏导的第一线,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确切地说,这是一次并不顺利的采访。当事人多半不愿意露面,除了隐私的考虑,依然有很多老年人对“心理问题”一词讳莫如深。
“你知道我们平时的工作有多难了吧?”一位任职多年的虹口区凉城街道心理咨询师说。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有1/6患有抑郁症,而每年自杀者中有1/3的人在55岁以上,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但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又易被家人和社会忽视。作为上海最早开展社区心理服务的地方之一,凉城街道心理服务进社区的“心桥工程”已进行6年,涵盖心理服务讲师团、心理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服务网络多种形式,而占该社区户籍人口近1/3的老人,成为社区心理辅导的重头戏。
在独居老人们的哭泣声中,志愿者一句“有没有想过为自己活一回”惊醒不少人
志愿者杨国英没想到,她组织的独居老人“兄弟姐妹联谊会”第一次聚会,竟会以一片哭声开场。
“老人们只是刚刚坐到了一起,说了没两句就哭了。”杨老师回忆,老人们边哭边互相劝慰,“我们是被遗忘的人”,“进门一个人,出门一把锁”……
就在这时,杨国英大声说:“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有没有想过为自己活一回,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一时间,哭声渐止,一些老人若有所思。
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结伴唱起来,跳起来。当时并不了解“心理疏导”概念的杨国英,只是想用这种方式让老人们摆脱孤单。经过7年时间,一些老人搬走或者去世,一些老人又加入,“兄弟姐妹联谊会”的老人换了几拨,这个组织却逐渐蓬勃壮大。
独居老人,仅在凉城社区就有近千名。其实,老年人最怕孤独。因为孤独很容易产生一种“被遗弃感”,继而使老人对自身存在价值表示怀疑、抑郁、绝望,引发各类心理疾病,甚至自杀念头。
有一次,联谊会的老人们去其中一位老人家吃饭,邀请杨国英一起参加。大家聊天时,奚阿婆突然悄悄问杨国英:“我买了本书,讲各种自杀的办法。我看吃安眠药死是没有痛苦的。”杨国英的心猛然一紧,她敏感地意识到老人极有可能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谁说的,吃安眠药痛苦极了!”一声大喝之后,奚阿婆和杨国英说起心里话,原来,奚阿婆老伴去世以后,她一直摆脱不了自责。“我以前说过一句话:‘我们老夫妻俩,如果谁的身体不好,干脆早点死,不要拖累另外一个。’我感觉,就是这句话害死了他!”奚阿婆掩面而泣。她说,已准备了一瓶安眠药。
杨国英等人开导起奚阿婆:“你丈夫身体长期不好,是疾病导致他死亡的,绝不是因为你一句话,赶快把安眠药扔掉。你应该去医院,让医生帮你……”在志愿者的劝说下,老人主动去了医院,经诊断患有轻度抑郁症。
81岁的孤老汤大爷最近连续7次到凉城街道一个居委会所设的心理咨询室,就一个要求:让邻居跟他道歉,因为邻居把他的自行车挪了位置,他觉得这是邻居在“欺负”他。面对这个奇怪的要求,邻居自然不答应。汤大爷便吵闹不休。社区心理志愿者没多说,跟他交换了电话,“以后我会经常来家里看你,有事随时找我。”说来有意思,汤大爷之后再也没吵闹过。“老人表面的无理取闹,实际需要的只是一种社会支撑带来的安全感。”志愿者说。
更多相关信息:
编辑:Ava |
来源:春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