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起自杀事件!为什么有人想结束自己生命?

作者:Admin 2019-01-23

在急速发展的时代面前,我们总是感到一种无力和焦灼。

越来越高的物价,竞争激烈的职场,排山倒海的生存压力,受挫的人际关系。

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每个年纪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烦恼。

生活没有容易二字,新闻里抑郁症、自杀的人比比皆是。

仅仅就是8月14日同一天时间,经媒体报道,深圳市就发生了两起坠楼自杀事件。8月15日又发生自杀事件。


他们遇上了什么“过不去的坎”?

什么人容易出现自杀危机?

自杀危机干预人员应该怎么做?

8月11日,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专家梁宇颂女士应深圳市宝安区妇联、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邀请来到深圳宝安区妇儿大厦7楼会议室,给宝安区妇联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医生、一线社工、警察、学校心理老师等一线干预人员带来一场“自杀危机干预”课程。


该课程是由深圳市宝安区妇联发起、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承办,全称为“宝安区危机干预心理骨干培育项目”。前面已完成了7次培训,包括应激障碍的识别和干预、社区常见纠纷调处、婚恋危机的应对和干预、青少年亲子危机干预等。


生命高于一切,对于个体来说,心理危机最严重的后果无疑是自杀了。及时识别自杀高危人群,读懂“自杀求救信号”,给濒临绝望的他们带来生的希望,是自杀危机干预人员应该做的。


梁宇颂女士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副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心理学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


梁教授此次分享主题是“自杀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自杀,也许就在你的身边

“自杀”,是指个体有意识的,自愿的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行为。

这个词对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有人曾徘徊在自杀边缘,有人是“自杀幸存者”,甚至还有人缺乏对生命应有的“敬畏”,直接或间接对别人的“自杀”起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北京一家三口自杀:一场上千人的网络暴力催杀”的新闻事件中,北京的一家三口因欠下高利贷相约自杀,自杀未遂后,数千名网友对他们进行人肉搜索,侮辱谩骂,最终将他们再度逼上绝路。

6月份,甘肃庆阳市女孩因受辱跳楼前,还有围观人群起哄。



自杀事件,对家庭的打击是毁灭的,自杀幸存者(自杀者的家属或朋友)中有人终生走不出亲朋自杀的阴影。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自杀率为14.5/10万左右,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多于战争和凶杀致死人数的总和。

我国是自杀高发国家。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约为200万。

对有自杀风险的人进行识别和干预,对自杀幸存者(自杀者的家属或朋友)进行哀伤辅导,对每个生命都存有敬畏之心,是我们能做到的。


自杀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首先,要澄清对自杀者的误解,自杀者并非都是孱弱之人。而是,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他现有的资源无法让他应对眼前的情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应对能力。

自杀与心理危机关系密切,自杀是自杀者应对心理危机的一种方式,他认为自杀是解决方式。

自杀行为发生之前,有迹可循,也就是自杀人员会向周围发送“求救信号”,所以,干预人员的敏感性非常重要。

自杀行为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杀意念开始出现。自杀仅被当成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法手段,如矛盾没有解决,就进入第二种阶段。

第二阶段:当事人以谈论自杀、日记、威胁性的语言暗示要自杀并向环境求助。如果求助者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那么他的自杀意念则会更加坚定,态度反而会稳定下来。表面上看危机似乎已过去,但实际上,这预示着自杀行为的即将发生。

第三阶段:实施自杀。

澄清对自杀行为的十个误解,有利于干预工作:


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的确有以自杀来威胁,控制别人的事情,但向人吐露自杀念头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冲突的表现,必须给予以关注。 

自杀前没有征兆?

大部分自杀者都有一些信号,有的是求助,有的是矛盾和犹豫。比如,浏览有自杀内容的网站、开自杀方面的玩笑、有强烈的自责感自罪感,觉得自己不配活在世上。有的是作出最后的安排。如:跟好友道别、兑现承诺等。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使人实施自杀?

除了少数冲动型自杀案例,多数因小事自杀者,事前都有积累的问题。小事只是一个“扣扳机”的作用。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普通人永远不会有自杀的念头?

事实上30-50%的学生或成年人都有过。

当情绪状况缓和了,自杀的危险就降低了?

不一定。有可能是第二阶段的反应。

“试图自杀者需要精神病学帮助”的说法是不对的?

调查表明,西方的自杀者90%以上有精神疾病;中国的自杀者有60%以上有精神疾病。所以,无论何时,都要对有自杀风险者进行精神疾病的评估和诊断。

危机干预者面对试图自杀者时,不应当扮演权威角色?

危机干预者应采取主动态度,权威的角色。因为此时当事人往往情绪激动,失控,理智混乱,应清晰地发出指令或要求,直到当事人脱离危险。

让试图自杀者的亲人或关系密切的人到场,会激发试图自杀者的情绪,所以一般是不可取的?

要看具体情况。要了解情况。

社会支持系统到场一定程度可能会激发他的价值感,但是特殊情况下,有的自杀者是因为亲人的原因才自杀。

应该避免向有自杀企图的人使用“自杀”这个词,以免刺激当事人?

相反,对怀疑有自杀企图的当事人,你应明确地问他是否想要自杀,并且要问得仔细深入,直到你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

对于求死者,应该以合理的辩论和说理,使当事人明白并放弃自杀企图?

在危机之中,理性的辩论没有用处,甚至会激起当事人的反感情绪,危机干预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当事人的感受上。

什么人容易出现自杀危机?

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内在的问题,长期的负面情感体验,发抑郁,焦虑,愤怒和其它令人不愉快感。外在的问题,遭遇到易引发强烈的丧失、内疚或愤怒感的环境或事件。

尝试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但都以失败告终。

认为再也找不到其它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到极度痛苦。

认为所面临的痛苦是无法逃避的,无法忍受,永远无止境的。

有以下感觉的人易自杀:

无助感

绝望感

矛盾情感

孤独感

希望结束痛苦

易自杀的人可能具有以下人格特质的人:

情绪不稳定

愤怒或有攻击性行为

反社会行为

暴力倾向

易冲动

易怒

僵化的思维方式,不灵活

克服困难的能力低

无法面对现实

沉浸在幻想世界生活

盲目自大与自卑交替出现

自暴自弃,悲观失望

当出现轻微身体不适或情绪不佳时过度担忧、焦虑

自认为代表公正、正义

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他人以掩饰其自卑心理

性别或性取向混淆

与包括父母在内的成年人关系紧张

对于即刻自杀风险长期自杀风险的评估也有区别:

评估“即刻自杀风险的评估”可参考以下五点:

一、是否有自杀意念及强烈程度;

二、是否有自杀计划(时间地点工具方法);

三、自杀工具方法场所是否轻易可及;

四、痛苦程度;

五、希望程度(无望感的水平)。

 “长期自杀风险的评估”要留意是否有“自杀意念及计划等”,使用药物和健康情况,既往自杀未遂史及亲友自杀史等。


自杀危机的干预

如果是首次评估有自杀危险的人,需要找一个适合谈话且安静的场所,腾出足够的时间。建立信任关系和希望,动摇其自杀想法。这其中,要注意安静耐心地倾听,理解关注他的感受。不要急于劝说。要“共情”。

当他觉得你是理解他、接纳他的,当他能够放心地谈论他的感受和负面情绪时,你的干预就起到了初步作用。

我们要干预的对象是没有即刻自杀风险的,心理咨询师负责咨询,精神问题由精神科医生解决,建立一个联动的机制,有利于对接资源。

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干预对象进行认知重建,定期心理咨询是有效的。尤其是通过“自我监测法”,可增加当事人对痛苦的耐受力,从而降低自杀的风险;

用CBT的方法纠正其不合理的认知,如果其自杀理念系统改变了,就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消除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

引导当事人挖掘、运用社会支持系统,找出可以为干预对象提供帮助的内部及外部资源。比如,列出可为其提供帮助者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并制作成卡片让其随身携带。

学习情绪调节技能,让干预对象接纳感受、表达感受、通过积极的方法(洗澡散步听音乐,看希望盒子等)推动恢复进程。

同时,确保安全、远离危险物品或环境。

帮助当事人看到希望,是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唤起他对生活的希望,就说明干预工作成功了。

最后,梁教授将学员分成了6个小组进行练习与讨论“当你对自杀危机者进行干预时,你感到的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每个组的组员都来自不同的行业,有街道办的调解人员,也有学校的心理老师,甚至还有医学的精神科医生。面对一起自杀危机干预事件,虽然每个人的职责和专业关注重点有差异,但是利用自己的专业、建立关系、达到共情、给予希望,对当事人进行最大限度的人道关怀是一致的,只是道相同,术不同而已。

2030年,抑郁症会成为全世界导致死亡的第二大疾病。精神卫生健康、危机干预相关职业任重道远。

梁教授说,目前,全国有23万心理咨询师,但是能够做咨询的人并不一定能做危机干预,特别是自杀危机干预。

心理咨询师是进入到别人生命里面,见证别人生命的职业,你一句有意或无意的话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保持敬畏之心。

梁教授此次精彩的分享在学员的阵阵掌声中结束,之后“宝安区危机干预心理骨干培育项目”课程还有应激干预人员的自我关照、TTT培训等课程带给大家。敬请期待! 


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并不完美,

人生与创伤相伴,

但我们仍然可以疗愈自己。




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

我们在做什么?



一、为国内多地提供心理应激干预技能培训。

二、为国内外多家机构的专业人员提供心理应激干预督导。

三、为国内外多地重大事件、灾难影响人群提供心理应激干预辅导。

我们培训包括:


开展心理社会援助骨干培训,培养心理应激干预服务力量,培训心理社会援助专业能力和宣讲能力,帮助所在组织人员或服务对象应对日常压力、冲突管理、突发事件后的心理社会功能恢复,倡导骨干学员边学、边练、边分享,惠及更多专业人员与社会大众,以点带面作用更多组织和人群(学校、医院、政府单位、社会机构等)、服务对象。

2017年,我们开展过的培训项目

”心理创伤及干预——从精神病学到多流派心理学“国家级继续医学项目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应激团体干预技术主题培训;

“重大心理创伤后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培训;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培训;

深圳市心理援助干预法“简快重建”骨干培训班;

深圳市福田区心理应激干预骨干人才培训;

深圳市福田区性安全教育“种子”师资培训;

深圳市南山区心理援助骨干人才培育;

深圳市福田、南山、罗湖区性安全教育进课堂“学生培训”“家长培训”;

深圳市龙岗区性安全教育“种子”师资培训;

深圳市光明新区塘尾社区性安全教育骨干培训;

深圳市大浪街道纠纷调处能力建设骨干培育;

......

2018年,我们的方向


我们期待更多的机构与春风共同开展培训

为了更多人掌握日常应激事件的处理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以及让更多的人学会如何自助、求助、助人而努力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    0755-82525801

(编辑:徐小清   摄影:刘英   校对:stronger)



来源:春风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