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姑娘 2021-09-11
为了预防和降低自杀率,世卫组织将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以帮助增强公众应对生活负面情绪的能力,预防自杀行为。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统计,虽然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自杀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青少年自杀率仍然居高不下。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显示: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排名第二的死因,仅次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
在青少年自杀背后隐藏的是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无病呻吟”,而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从小学到高中,随着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
当青少年无法较好地排遣情绪和纾解压力,经过时间和事件的累积,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就有可能导致青少年自杀。
不同年级学生的抑郁情况
许多人不理解,如今的社会跟之前相比,已经进步许多。丰腴的物质条件和多元的文化生活为青少年的成长似乎提供了一个“理想国”般的环境。
但拨开这美好的图景,看到背后潜藏的暗流,或许能更了解青少年的迷茫与压力。
心理特征
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在变化的阶段。
根据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理论,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构建“自我同一性”,思考“我是谁”的问题,逐渐通过与外界的接触探索这个世界。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的心理也相应地发展出一些特征:
a. 喜欢封闭自己,保留自己的内心世界
b. 认识具有片面性
c. 独立意识增强
然而,青少年的特征与行为往往得不到家人、老师、同龄人的理解,甚至对其存在一些负面的、片面的评价:
“物质条件那么好,还不高兴什么?”
“别总哭丧着脸,表现得高兴点!”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
一方面,青少年开始尝试以自己的方式接触世界,可能会遇到碰壁的情况,身心遭到挫折,却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他们亟需外界的帮助与指导,但是最亲近的人却理解不了自己,甚至批评自己……
电视剧《小欢喜》剧照
社会环境
家庭中,父母的期望有时以“鸡娃”的形式作用在孩子身上;学校中,同龄人都在“内卷”,你做得好,我要做得更好……
从当下讨论的网络词语中,不难窥见青少年充满压力的生存环境。
电视剧《小欢喜》
乔英子在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压力下曾自杀未遂
长期处在如此高压的氛围中,加之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也不难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为何一直“亮红灯”了。而当心理状况下降至一定的阈值,便有做出自杀行动的危险。
压死骆驼的可能是最后一颗稻草,也有可能是前面的稻草已经让它不堪重负。
综合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背后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概括而言,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因素主要有两类:
有人将青少年比作风筝。
当他们自由在天际翱翔探索的同时,总有一根线牵引着,使他们不会迷失。
这根线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老师,可以是任何人。
当青少年的心理出现状况时,作为“风筝线”的家长、老师或者其他人,都可以通过即时链接专业资源,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比如,拨打心理热线、寻找心理咨询师等,都是有效的方式。
可点击下方了解
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热线(4006-858-333)成立于2020年,由具有专业资格认证的接线咨询师负责接听,为公众提供免费心理援助服务,服务时间为每天9:00-21:00。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其心理的健康成长,这其中包含着家长、老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
拨开“叛逆”的外衣,走进青少年内心,倾听TA们真实的声音,陪伴TA们度过花季雨季。
参考资料:
[1]果壳, 游识猷, 青少年自杀:我们只看见最后一击,更多伤痕被深埋在他们心中
[2]壹心理, 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我们该如何读懂孩子,守护孩子?
[3]丁红燕.青少年自杀行为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6(30):140-142.
文字&编辑:杜与治
审校:李莹
来源:春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