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心理辅导课教学的原则

作者:南宁市教科所 耿春华 2006-10-18

心理辅导课是按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和技术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系列专题活动。作为一种新课型,有着它独有的特征。


首先,心理辅导课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它以活动为中介,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活动获得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掌握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是以个体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而学科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将人类文化和知识传授给学生,“所谓教学,即在规定条件下,以传递知识为中介,教师教和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统一活动”①,“这种活动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反映,教学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来体现社会的要求。”②,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的。两者在教育功能上是有区别的。


第二,心理辅导课着眼于培养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的、必须的素质和能力。它不以传授某门心理学学科理论,丰富学生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避免或矫正心理问题为主要目的。通过教师的辅导,不仅传授基本的心理知识,更主要的是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经验,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做人、更科学地学习、更幸福地生活。可见,这与传统的知识传授课着眼于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目标是不同的。80年代,教育学界有人提出了情知教学的问题,明确地将发掘学生的情感潜能及发展学生的情感因素置于和认知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呼吁“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燕国材)。心理辅导课正弥补了传统认知教学在这一点上之不足。


第三,心理辅导课的内容的选择不必拘泥于某一学科的体系及全部内容,而是根据有用的原则,以综合性的学习方法、情绪控制和调节、职业选择等为主体,重在学生亲身参与的体验性学习。它把学生作为辅导活动整个过程的中心,形式多种多样,重视学生的自身力量和价值,所关注的是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扬和自我发展。这与一般学科课程也有很大差别。一般学科课程由于是以某门学科知识为内容,解决的是对具体学科知识的把握,在教学过程和活动的设计上,以全班课堂讲授式为主,即使是学生的学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来实现,所关注的更多是教师如何传授知识。


第四,心理辅导课教学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主要是唤醒学生良好情绪,以主观感受及心理体验为载体,重在大脑右半球的活动。一般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主要是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推理的过程,着重于学生对学科知识本质属性及规律的把握,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


正因为心理辅导课教学与一般知识课教学有着诸多不同,要成功地上好心理辅导课,除了要了解它的意义、特征,掌握一般教学原则,还要遵循它特有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中小学开设心理辅导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健康地发展,因此无论在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都必须充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服务于各阶段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同时兼顾将来的需要。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且更应该是今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能够适应今后发展了的社会环境。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在不断变化更新,社会对人的心理承受力、独立性、竞争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等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选择有利于适应今后社会的心理特征作为心理辅导课的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有意识地开展承受挫折能力、竞争与合作等的辅导,让学生学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能不断分析对照自己心理发展的差距,从而制定目标促使自己“长大”“成熟”,让学生学会不断完善自己,改变自己性格中的消极因素,提增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品质。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直接体现了心理辅导的根本目标,它规定了学生的心理辅导中的地位。它的基本含义是: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心理辅导课的主体,全部关于教学的考虑必须首先以学生为出发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引发学生的动机,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不是主角,是指导者、设计者、组织者,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是活动的一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成为主角。心理辅导课的目标就是在于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各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追求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和维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各种活动,解决自身问题,这就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自主性原则


心理辅导课中仅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远远不够,心理辅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了解自己,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弥补他们自己心理品质上的各种不足。一切教学活动都不能代替学生,不能强制学生接受,只应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选择,创设情景,问题的解决学生自己提出,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促使认识的飞跃。


另外,心理辅导课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并不存在正误和唯一性,而是开放性的。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提但实话实说,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即使有学生提出明显不当的做法,也不应立即直接予以否定,而应从行为后果的分析、评价去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如在承受挫折能力系列辅导“受了委曲之后……”一课中,有学生提出要报复,虽然这是一种不当的处理方法,老师也不能直接作出“这样做不对”的评论,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引导:报复之后非常解气,但报复行为的后果会是怎样?让学生自己去设想,从而自己得出这是一种不当的处理方法的结论。


学生的自主性是个性心理品质内化的原动力,教师的辅导只能起到指导、督促、帮助启发的作用,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地按老师的指导去做,自觉地训练,从而改变自己不良的心理品质,只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心理辅导的目的。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发现教学法”时强调的:“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的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


四、活动性原则


活动是心理辅导课的主要特点之一,它的基本含义是:课程所要求学生掌握、养成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实现。心理辅导课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学生心理的发展,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并非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的,是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体验性活动和环境中,通过心理教育和训练去完成。心理辅导课的备课,就是设计各种由学生主持、参与和组织发动的活动;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推动这些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是在活动中,经教师的点拨、启发,通过游戏、自叙、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讨论分析等方式,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


心理辅导课的课堂教学是心理辅导活动的教学,活动性原则要体现在辅导课的全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经受锻炼,在活动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在活动中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五、共感性原则


心理辅导课教学的成效更多地体现在态度的形成或改变上,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应贯彻共感性原则,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大小朋友的关系,师生必须有共同的感受,互相感染,是师生共感、互动的过程。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是发展智力、进行创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学习的动因。心理辅导特别需要情感作纽带,这种情感纽带将会在心理辅导中起催化的作用。师生情感的建立,首先源自师生平等、民主的关系。老师只有真正平等地把学生当作朋友,学生才可能无拘无束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老师所进行的强化性的良好心理品质的训练。否则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抗心理教育与训练。因此,教师在上心理辅导课时,不仅扮演的是老师的角色,更是学生所信赖的朋友。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自觉地意识到并且使学生也意识到双方在人格、权利上享有同等“待遇”。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从授课形式上进行改变,有些课可以让学生围坐在教师身边,改变教师“居高临下”的地位,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直接对话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在活动中,教师要专心聆听学生发展的意见,不要轻率地对学生的观点横加评判。学生有权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认识学生的观念、行为。使用的语言尽可能用师生平等的语气,在讨论中对学生所谈的观点避免出现“对吗?”“对不对?”“应该……”等的语句。辅导老师要掌握融入学生中的技艺,在辅导过程中倾注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和深情、坦城和真实,学生才会充分相信和理解老师,从而实现心理辅导的目标。

(编辑:黄振科)

来源:春风心里应激干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