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老人老无所养 需要精神更胜于物质

作者:匿名 2012-10-25

    


  相对于物质上的扶助,精神上的扶助对失独家庭更加重要。对于失独群体来说,最直接、最大的冲击就是心理上的创伤。在李玉兰所在的QQ聊天群中,不乏失独父母对内心痛楚难以修复的各种感慨。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父母往往把儿女视为生命最为重要的部分,而当子女一旦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发生时,他们更难以承受的便是心灵之痛。王海涛对本报记者分析称,失去独生孩子的创伤使得几乎所有的失独父母都到了需要心理治疗人员专业介入的程度。


  但事实上,由于中国目前在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和机构很少,极少有失独父母能够得到这样的专业治疗。这一块空白常常是由亲戚、朋友等人的安慰填补,这些非专业人士所能提供的心理医治极为有限。


  根据研究,失去独生子女后许多人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由于缺乏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他们往往很长时间走不出来。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社会功能受损,远离人群,害怕与人接触,任何细小的情节都可能引发其痛苦回忆。


  黑龙江的王伟(化名)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女儿去世之后,他拒绝见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妻子。数年之后,他勉强重新工作,但依然不能与人正常交流,只默默做自己的工作,即使是午间吃饭,也刻意避开众人。


  今年5月,王海涛参与了国家计生委组织的对上海、浙江两地的调研。调研中发现,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等特殊家庭的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缺失等问题确实非常突出,亟待解决。


  王海涛建议,下一步应该对这些人群进行分类指导,如果是经济能力较强的,可以重点在精神慰藉上予以帮助,比如开展心理辅导、义务巡诊、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如果是经济上有困难的,应该加大扶助的力度,保证他们老年衣食无忧。当他们需要入住养老院时,应当为其提供优先入院的机会。


  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针对失独群体还没有专业化的扶助机构。一些爱心人士组织了志愿活动,但这些活动较为松散,而且志愿者大多没有经过培训,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7年9月,武汉几位失独者自发成立了“连心家园”,为失独家庭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走出痛苦——这是一项超出他们能力的重任。


  “连心家园”的成员都是失独者,都没有心理学背景,在帮助他人时,都是拿自己做教材,一再撕开自己还在淌血的伤口,使对方获得心理平衡并进而接纳自己。该组织负责人李铭兰呼吁,如果有高校或社会专业机构能够提供心理方面的支持或帮助,干预效果会更好。


  王海涛建议,对失独群体的帮扶应该由各地计生组织做起来。因为各级计生机构健全,人财物都有,只要转化一下职能,就可以有效地帮扶到这批群体。


  曾有建议要为失独家庭建立“独立养老院”,对失独老人实行免费供养。在失独QQ群里,也有这样的呼声。对此,王海涛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可行。失独群体虽然数量不小,但分布较散,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如果把这些群体集中在一起,表面看起来很好,这些人有共同的遭遇,比较容易彼此理解和沟通。但事实上,彼此情绪的传染并不利于失独者走出创伤。


  “孩子没了,生活还得继续。我们不能就这样垮下去。”一位失独者在QQ群里这样安慰同命相怜的网友。



    采稿:麦永生       编辑:Favy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搜狐新闻

点击:14


[向朋友推荐] [关闭] [返回首页]

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