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自杀预防”: 一句问候或能救一条命

作者:张春祥、姚冶 2009-09-09

9月10日是第七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文化因素与预防自杀”。据权威报告估计,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约在20万左右。“我不想活了,我想自杀!”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你觉得这人真的会自杀吗?

 

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肖水源教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任何自杀念头的流露,都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错误认为“他或她这么说只是想威胁别人”。

 

案例 他和她都选择结束生命

 

采访过程中,肖教授向记者讲述了这么两个案例。14岁的龙龙(化名)是湘北某市的一名中学生,生前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和父母的喜爱。可不知是什么原因,他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不想和任何人打交道,并多次向父母流露,自己不想活了,想自杀。父母以为孩子是随便说着玩的,也没当一回事。结果,龙龙选择从7楼跳下来,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无独有偶,21岁的小兰(化名)是一名大三学生,由于情感、学习等方面的原因,产生轻生念头,并多次告诉朋友和家人。甚至有几次都付诸了行动,结果被及时发现,自杀未遂。医生怀疑其有精神障碍,建议其去精神科看病,而家人却认为是心理因素,不必看精神科。最终,小兰选择了和龙龙同样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专家支招:一句问候或能救一条命

 

“上面提到的两起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肖教授介绍说,小兰和小龙自杀悲剧的发生,都是家长不够重视造成的。

 

肖教授指出,科学研究已证明,自杀是可以预防的。早期发现处于自杀危机中的人,通过有针对性的危机干预和其他专业处理,可以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青少年自杀问题尤其如此。

 

“爱,是让自杀者悬崖勒马的一剂良方;一句问候,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肖教授表示,及时发现自杀前的征兆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自杀前,一般都会有前兆

 

肖教授介绍,有的人有自杀想法长达10年甚至更长,有的人因为自己有这种想法而非常痛苦。国外研究表明, 多数自杀者在自杀之前都会有意无意地露出自杀的念头,如向好友和亲人倾诉内心的痛苦,表达自己悲观厌世的情绪,对日常事务的兴趣下降,拒绝与人交往,吃得少,睡不好,在日记中流露自己经受的痛苦和遭受的苦难,甚至明确表达自杀的想法。这个时候,就要进行自杀危机和精神评估,并进行相关治疗。还有的夫妻在吵架时,一方表示要自杀,这种情况同样要引起重视,不能认为这只是威胁。国内研究表明,自杀者有精神障碍的占60%,而国外的研究数据则达到90%。

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