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面前,这些内容请不要拍摄传播!!

作者:杨眉 2021-07-26

这几天郑州等地连降暴雨,“郑州市委市政府宣布即刻进入特大自然灾难一级战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奔赴战场,这是一次对所有人的考验。”

    

在网上推送的各种相关视频中,我只看了3个就没有再看。我非常吃惊地看到有两位逝者,一位男士,一位女士。女士的脸上有马赛克,男士没有。


对很多人来说,现在拍视频和发视频可能已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但对于会让人不适的内容,拍发的目的何在?


旅游时拍下风光、欢聚时拍下合影,大都是为留下纪念,供未来回味;分享美好,与他人共享。如遇让自己感觉惊惧、伤痛的情境,大多数人是否会拍下?拍下来做什么?



他们不是出现场的法医,不是为了拍取犯罪证据以便举报的人,他们是谁,我不知该如何定义。


他们是否想过在网上传播这样的内容,会给他人、给当事人的家属造成什么样的困扰与痛苦。


突然失去亲人已经是痛不欲生的重创,再看到自己至爱亲人的遗容就这样毫无遮护地被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从而失去最基本的生命尊严,逝者家属必然会受到二次创伤。


暴雨造成的灾害迟早会过去,而人为的伤害,则有可能长久咬噬着伤痛者的心身,并转化到社会生活之中。那种对人性的失望、对发布视频者的愤怒持续发酵,有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或者向内摧毁一个人,或者向外制造替罪羊……


▲暴雨后的河南


联想到不久前,有人将死伤者、悲痛欲绝者的特写图片放到网上的行为,深感我们实在是太需要恢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了,太需要恢复有关生命的一些禁忌了。


人类社会所以会有种种禁忌,是世世代代的人在无数次痛苦的生活经历中总结出的血的经验和教训,被禁忌的事首先就是关乎生命与死亡这样的大主题,人们以恭敬和敬畏的态度对待,不仅是以此表达对逝者尊重,更是表达对生命的敬畏。


就当前这件事而言,就是不要随便去拍逝者的相片,更不要在网上传播这样的图片,保持对逝者最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谨记我们祖先曾经给与我们的切切叮咛:逝者为大!逝者为大!


从心理学角度看,丧失对生命的敬畏是“去圣化”的表现之一,而重新学习去敬畏和尊重生命,则是“再圣化”的表现。


此外,这里的尊重生命,也包括我们自己的生命。




创伤治疗研究中发现,创伤治疗师及其他助人者,在帮助创伤患者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种“替代性创伤”


其要点是由于助人者自身的感同身受的能力(通常创伤治疗师和助人者都有更强的共情能力),他们在帮助受创者的过程中自己也会产生种种人类共有的创伤体验。


为此,我们在接受创伤治疗培训的过程中,老师会反复叮嘱我们:不到万不得已,要尽可能避开创伤事件的现场(实地的或被描述的),以最大限度降低我们自身的替代性创伤,从而保证自己有更多的能量去帮助受创者。


以上讲的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有条件时都需要尽可能回避创伤事件的现场等具体呈现,普通人群就更需要懂得自我保护的常识。

▲创伤性信息输入的循环模式

(来自公众号“武汉坚强” 《生活明明好端端,为什么还是觉得很受伤? | 警惕替代性创伤》梁爽)


就河南水灾来说,我们亲历者无法回避灾难现场,但是可以做到不去拍伤者悲情、逝者遗体等对人类感受有强大负性冲击的图片(除非工作需要,那也需要在事后寻求专业心理辅导以把可能引发的创伤降到最低),更不要传播。


否则,普通人群在拍下这些令人不适、不安、痛苦的场景后,或在看到相关图片或视频后,很有可能会出现闪回症状,也就是在以后的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中,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反复重现这些令人不适、不安、痛苦的图像,从而极大影响心情甚至生活。


所以,敬畏生命与尊重生命是包含我们自己生命在内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我们爱护、照顾自己生命所需要的基本常识。


不仅如此,我们也要考虑所有可能会看到这类信息的网民,这同样有可能影响甚至伤害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为了逝者的尊严,也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为了网民的心理健康,更为了恢复我们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请大家不要再拍摄和传播各种有损他人尊严、可能会令人不适影像、图片资料及详细描述,让我们从当下这个时刻,开始我们中国的对生命的“再圣化”历程!

      


征稿

为本次河南灾情人民提供心理支持,贡献一份心理力量,春风拟推出心理援助系列,特向专业人员征稿,文体不限。


投稿可发邮箱:chunguniang@858.org.cn,邮件主题注明:【投稿+文章名称+作者】,请附上50-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



来稿必须是原创首发,工作人员将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是否录用,若3个工作日后未收到录用消息,作者可以另行处理。为保证原创,录用稿件后请不要一稿多投;


录用稿件后会注明稿件来源,原创发布,同时将可获得暖宝宝 、挂脖风扇 、充电宝(任选其一,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接受春风编辑修订。


                                                         
作者简介

杨眉


心理学教授,198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注册号:D-06-087)。1984 年开始做心理咨询,1985 年开设心理教育课程。1992 年起尝试小组(团体)咨询与治疗, 1992 年参加志愿者团队。是非典、汶川地震与新冠疫情中无数志愿者之一。

   

延伸阅读:

亲历河南水灾的心理专业人员手记

危险中,有“安全地”

速扩!河南遭遇极端暴雨,最全自救锦囊在这里

请扩散!央视新闻开通河南暴雨紧急互助平台

让自己感觉更好的方法——蝴蝶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编辑:李莹   审校:春姑娘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