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姑娘 2021-11-02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多维度对涉及未成年人在校权益诸多问题进行了规定。
目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多样复杂,未成年人性侵案件时有发生。国家“三孩政策”开放后,中国家庭迎来了“三孩时代”。如何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友好的生活环境,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2020年10月25日,由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办的主题为“益起护童,共创儿童关爱服务先行示范区”的首届深圳市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大赛完美落幕。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春风”)承办的“春风快乐成长计划”——儿童性安全友好型社区人才培养项目在该大赛中脱颖而出。
图:2020年深圳市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大赛决赛
项目旨在探索儿童为本、家庭中心、社区为基础的儿童性安全友好型社区模式,通过为培养社区性安全教育种子师资,支持社会工作者、社区心理咨询师等在社区开展儿童性安全教育系列课程、家长讲座、社区倡导等活动,实现从儿童性侵害的预防到儿童性侵害的干预的完整闭环,综合防治儿童性侵害。
项目面向深圳市各区招募学员,经过一系列的综合评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30名学员,而这30名学员以种子师资的身份参与专业的知识课程培训以及观摩示范课堂。
图:通过筛选的30名种子师资学员
在前期的走访和调研中,许多学员反馈自身在工作过程中会遇见非常多的关于性安全的个案,但自己却没办法、也不清楚如何更好地开展个案工作。专业课程培训正好帮助学员们补足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专业知识课程培训
春风项目部部长及性安全教育讲师团团长杨治曼拥有长达七年的性教育实践经验,她讲道:“系统的专业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员们基本都是社区的社工、心理咨询师或社区家长等社区重要的服务工作者,大家在这个模式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只有具备扎实的性安全教育的专业基础,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儿童性安全社区的建立,从而保证儿童可以快乐、健康地成长。”
图:春风项目部部长及性安全教育讲师团团长杨治曼
培训课程是为了给学员们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观摩试讲考核则让学员们了解性安全教育课堂的全流程以及在社区开展真实情况,从理论逐步走向实践,向一名真正的性安全教育讲师的方向迈进。最终,项目共培育出了20名正式的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性安全教育讲师团队。
示范课堂观摩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自我保护”只能延迟儿童受害,但不能避免儿童受害。因为发生儿童性侵犯的地点和情境并不在儿童的掌控之中,而是主要或完全被成人控制。有效的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应该重点纠正那些促使儿童性侵犯发生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
自2021年7月23起,通过走访未保站洽谈合作,以及试讲考核的20名正式讲师积极联系社区、学校,筹备公益课堂的开展,不仅突破了项目预期指标,还得到了所有服务对象及社区的肯定。截至10月30日共开展儿童公益课堂112课时、开展社区倡导活动12场,服务了2401人次。
图:走访南山区蛇口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公益课堂的授课内容与形式有别于传统的书本直接教学,课堂创造性地将性安全教育融入进故事当中,以绘本故事为基础,在互动与游戏中让儿童们了解更好地掌握性安全知识。
图:有趣的性安全教育课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开展公益课堂之余,项目还走进社区进行倡导。为包括儿童、家长在内的社区居民发放儿童性安全教育家长手册等物料,宣传和普及性安全知识。孩子们也会认真的阅读宣传海报上的内容,并告知家长和朋友。
家庭中的父母可能困扰于如何跟儿童进行性安全教育,社区则有时候缺少性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该项目通过培育相关专业人才将性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引进社区,为社区创造了性安全的环境,推动性安全友好型社区的建设。
参与本次活动的家长表示,“以前自己根本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吃了很多苦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保护,感谢这次活动的举办,不仅刷新了我的三观,还给我和我的孩子都带来了许多有用的新知识”。
未成年保护工作并非通过一两次的课堂就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的多方参与,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
未来这批培育完成的专业师资们,也将下沉到各个社区持续开展服务,成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一股中坚力量,直接地为社区居民们带去更多的性安全教育知识,帮助社区更好地开展儿童保护工作,打通儿童保护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零距离”服务,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友好的生活环境。
推荐阅读:
编辑:李莹 审校:杨治曼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