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非暴力沟通课程,让我学会了“好好说话”

作者:春姑娘 2022-05-16



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


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2022年5月14日,由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办、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承办的“深圳市儿童心理应激干预基层人才培育项目”开展了第五期专业课程培训《非暴力沟通》,由梁兴利老师主讲。

梁兴利


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执行总干事、深圳社工中级督导,中级社工师,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专家库专家,美国培训师协会认证国际培训师,曾担任唐山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社工实习导师。曾获中国百名社工人物、广东省知名社会工作督导金奖。



课程由“什么是非暴力沟通”、“是什么蒙蔽了爱”、“如何做到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如何运用”四个部分组成。


图片


梁兴利老师谈到,我们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很容易就进入暴力沟通的方式——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这常常是不自觉的,无意的,但却是伤人的。


相关例子

  • “你看XXX家的小孩,都能......,你却.......”。

  • “我也想改,但我就是***样的人”。

  • 领导虽然很客气地说:我建议你如何如何……但由于角色的原因,往往会被下属理解成命令。

  • 当同事关注细节,而这些不是你关注的东西,你会觉得TA “强迫症”,当你关注的东西,TA不关注的时候,你觉得TA是“粗心大意”。




如果我们进行儿童心理应激工作时,使用了暴力沟通的方式,就很容易事倍功半,做无用功,甚至事与愿违。


但如果使用了非暴力沟通,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结果就会不同。



那么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呢?


它涵盖了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要素。可以总结为一个万能句式,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非暴力沟通。



在课堂上,梁兴利老师也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让学员们感受到了非暴力沟通和暴力沟通的差别,并且现场让大家改变了沟通的方式,亲身体验到了非暴力沟通的好处。



我们也希望学员们在本节课后,不仅能在工作中积极运用非暴力沟通,也能在生活中熟练地使用。



精彩瞬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学员心得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暴力从来都不只有身体层面的,语言暴力对家人、朋友之间带来的伤害,不可估量。而评判、指责、比较等暴力沟通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从小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长大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噩梦,马歇尔博士发现的非暴力沟通方式很好的帮助我们构建了一个充满爱的语言的世界。“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表达形式。”通过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要素的表达方式不仅改善我们的沟通方式,更多的是通过此方式加强我们与自身、与他人的链接,创造一个友善的世界!

——师晨倩


十分感谢梁兴利老师带来的非暴力沟通的课程,在此次课程上我收获了很多。老师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学会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能够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其次是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通过强调倾听——倾听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再次感谢梁老师的教导,指导我们更好的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

——梁冬芹


很高兴来到今日的培训,每周一期一会,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本周的培训主题是非暴力沟通,如题目所述,非暴力沟通必然指向更有效率的沟通形式,那些所谓暴力形式的沟通显然容易伤害对方、伤害彼此、伤害关系、进而伤害自己,这些伤害更让人担心受怕的是它们总在无形中被堆砌叠高,往往是在暴力沟通的形式中被双方非问题导向的情绪延伸而激烈递进,进而伤害了所有的所有,因此非暴力沟通并不是不让双方表达真心的感受与情绪,而是学会用爱的角度来更设身处地的倾诉感受,这是个人理解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意义,同步学会爱自己更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用心的功夫,让我们都能学会体会他人与表达自我感受,更能识别需要,让沟通尽善尽美。

——张书豪


感谢鹏鸿宾馆为本次培训提供的场地支持;

感谢春风志愿者:王芬娥,王翰欣,李莹,李栩,张铭华。

延伸阅读:

认真的!深圳未保联手春风,打造儿童心理应激专业队伍

儿童心理干预工作怎么做?专业培训告诉你~


文案:李莹

编辑:李莹  审校:陈友凤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