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受灾儿童?

作者:轶名 2008-06-14

中国汶川地震带来沉重的社会话题,如何保护好那些幸存下来的孩子们?让他们在灾后能够重新回到正常成长轨迹,而不是成为未来社会潜在的困扰?

  国际经验表明,在自然灾害中,儿童面对的不仅仅是医疗、食品和温暖的问题,还有包括暴力和虐待在内的一系列的人为和意外威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人道主义危机中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关注对儿童的保护,其中也包括了对与家庭分离儿童的寻踪和与家庭的重聚工作。

  在这次巨大的地震灾害面前,儿童的保护已经凸现其重要性。地震中受到影响的儿童的数量在增加,学校教学楼的坍塌,成百上千的学生和老师被埋,孩子和父母流离失所,被灾害分隔开来。

  根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消息,目前因地震已经造成500万人无家可归。在此关键时刻,对儿童的保护问题也已日渐紧迫。国内的心理干预专家称1/3的伤员和儿童有心理障碍。已经有不同的机构开始进入灾区进行救援,针对儿童的救援工作也已经开展—有民间企业机构向灾区的儿童捐赠助学金,帮助他们重建“心灵的家园”,并计划为受灾地区的孩子提供帮助进行心灵重建和必须的心理治疗。

  根据此前在国际儿童组织和救援机构积累的经验,我建议中国在灾害救援和重建过程中,将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予以特别关注和保护。考虑到儿童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应把他们作为一个不同于成人的群体来对待。这就涉及到一系列以儿童为核心的措施和行动——

  首先,在灾民安置中需要考虑到针对儿童的特别照顾场所和设施。这包括了零时庇护和教育场所。

  其次,要有专业人士参与到与儿童的个体和团体交流和互动中,确保这些活动是“儿童友好”的,并且能够起到积极的创伤抚平和信心重建作用。

  同时,儿童自己的积极参与应该得到重点关注和支持。她/他们的声音应该得到表达,她/他们的情绪得到宣泄,她/他们的能力和热情得到鼓励和释放,她/他们成为赈灾重建中的一个积极力量。

  国际儿童机构(包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英国救助儿童会等的多年经验表明,地震灾后,一个首要的问题是确保因为灾害而流离失所的儿童能够得到临时成立的儿童庇护所的照顾。

  在这样的零时庇护所,他们可以获得食品、衣物、医疗服务、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以及一个安全的休息和活动场所。这样的庇护场所将能够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个过渡性的安全平台,平复孩子受伤的身体和心理,帮助他们稳定情绪,逐步恢复。同时,对儿童的集中性庇护照顾,也意味着他们失散的亲人可以通过这些庇护所来和自己的孩子建立联系,实现回归和重聚。2006年5月底印度尼西亚爪哇中部里氏6.2级地震发生后三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保护部门就与当地政府机构合作在震区建立了一个儿童保护中心。在中心,儿童们可以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和游戏,接受临时的教育和相关的心理咨询,并享有温暖安全的憩息环境。

  而来自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经验也表明,巨灾过后,流离失所的灾民,尤其是儿童,可能面临着来自成人可能的虐待和剥削。和家人的失散往往意味着这些儿童在短时间内可能处于极其脆弱的境地。在国际儿童机构的界定中,儿童保护的一个重点领域指向在紧急情况和灾害状况下可能存在的对儿童的虐待和暴力现象。

  在印尼地震救援工作中,联合国和国际民间组织联合评估组就对灾区儿童的拐卖和拐骗现象给与了特别的关注。另外,当儿童被集中到一起时,同样需要警惕可能来自管理人员和有权势人员对儿童的剥削和虐待。本世纪初,联合国维和人员和国际机构援助人员在西部非洲对受灾儿童提出以性换粮食的丑闻,以及去年在海地发生维和部队军人与当地儿童发生性交易的新闻,提醒我们有责任去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这些现象的发生。

  针对儿童的临时庇护场所和机构建设,包括具体的运作方式和方法,需要充分考虑到儿童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一个关键的元素是这样的环境是否是“儿童友好”的。经历过巨大创痛的儿童,需要一个安全,并且是友好的环境和氛围。世界宣明会在2005年10月南亚大地震(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救援工作中,建立了名为“儿童友好空间”的儿童活动中心和庇护场所,以避免儿童因在灾区危险房屋和建筑上攀爬可能带来的危险,并提供一个提供健康和卫生知识的教育平台。

  这些空间为孩子们创造了娱乐和互动的机会。在经专业培训的社区志愿者的协助下,幸存孩子集中在一起,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重建对自己、对同伴、和对未来的信心。需强调的是,对儿童的心理支持不应仅限于对儿童进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或个体的交谈,而是应充分发挥团队活动和小组互动来协助儿童走向康复。在中国这个强调集体精神、社会互助和网络的关系型社会中,对儿童的心理和社会调适必须要考虑团体的力量。这就包括了儿童的同伴影响,社区亲友和成员的介入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目前,中国灾区重建过程中,需要建立长期规划,在当地培训合格的社工,包括年长的青少年来承儿童的社会心理康复任务。强调“本地化”,是因为相似的生活和思维背景可使这些社工从事心理服务当中,更有针对性,也较容易建立信任关系。另一方面,这样的机会也为当地社区的青少年就业创造了平台。通过相对稳定的长时间运作,这些儿童活动场所和相关的志愿人员能够成长为社区/社会发展的一支积极力量。

 

(编辑:黄振科、林俊锋)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TOM新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