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除了戴口罩更重要的是....

作者:原创 李莹 2020-02-06


 
       经过大规模的科普和宣传,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于是会通过口罩来遮掩口鼻阻挡飞沫,从而达到预防效果。但却大大轻视了“触摸污染物”也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0年2月2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对3例社区传播情况进行发布,其中新增一例新冠患者为外卖骑手,比较特殊的是,根据流传病学调查显示,他是没有明确的暴露史和接触史的。换句话说呢,就是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了传染源,或者是接触到了病毒排出所污染的场所或者物品,以至于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


       而日前,广州市疾控中心在疫情监测中发现,一名确诊患者家中的门把手上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也就是说,病毒是可以落在物体表面的,只要人手去触摸到门把手之后就会携带病毒,然后手再触摸脸等其他地方就造成了感染。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活时间只有48小时,在空气当中2小时以后活性就有明显地下降,但病毒从人体出来以后是很快就会沉降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空气中是不会有病毒的。但病毒在沉降之后落在光滑的物体表面上存活时间长达10小时,而在温度湿度合适的环境下,可以存活1-5天。

       那么预防“触摸感染”我们能做什么呢?


1
勤洗手



       一只没有清洗过的手,经过一天在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接触公共物件如扶手、门把手等回家后,都会携带数量庞大的细菌,如果病毒吸附在这些地方,也会随着接触而带到我们的手上。

       若不勤洗手,病毒会随着触摸和捂嘴、揉眼睛、抠鼻子等肢体动作乘虚而入进入到我们的身体,从而造成感染。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勤洗手呢?怎么“勤”才能做到预防病毒呢?其实勤洗手不是勤在次数,而是勤在情况。比如,以下情况:

  • 外出回家后马上洗手

  • 戴口罩前及除口罩后

  • 触摸公共物件后,如扶手、电梯按钮等

  • 做饭处理食材前、后

  • 吃饭前

  • 上厕所后

  • 触摸口、鼻、眼之前

  • 接触过血液、鼻涕、口痰和唾液之后

  • 接触动物之后必须洗手



2
正确洗手

       洗手看似简单,其实也是有很大的学问。如果只是简单的“过水”,是无法洗干净藏匿起来的病毒的。只有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洗掉病毒”预防感染的效果。


 


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进行清洗。有研究表示,通过洗手液和肥皂进行清洗,可以破坏一些致病菌,比单纯的用清水清洁效果更加。

使用流动水清洗。如果在容器中进行洗手,病菌就会重新回到手上,而流水冲洗下,病菌会跟随着流水一块被冲走,不会再回到手上。

正确的洗手姿势。指甲缝、指间都是藏匿病毒的好地方,已经容易被忽略的手腕,也是需要清洁的地方。

正确干手。洗完手后如果用家庭公用的毛巾擦手其实也是很不卫生的行为,尽量个人有一个干手毛巾,并且干手毛巾要注意清洁并放置在有阳光或者通风干燥的地方,最好的是使用一次性的干手纸。



3
进行消毒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首先,对公共物品以及经常接触的地方或物品要进行消毒。如门把手、手机、电脑键盘、座便器等密切接触的地方。

 可以进行有效的消毒的有75%浓度的酒精或者酒精棉片,如浓度过高(如90%)使用前需要进行稀释,否则也无法有效杀灭病毒;含氯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常规按消毒液 :水为 1:100稀释后即为有效氯 500mg/L。;过氧化物类消毒产品,如二氧化氯、过氧化氢(双氧水)。

       另外,外出后衣服要进行及时清洗和消毒。病毒在毛织品上存活的时间相对要短,光滑的衣物更容易附着病毒,有可能被污染到的衣服都要进行及时的清洗和消毒。

记住,消毒后要进行通风,保持居家干燥。



       以上,就是避免“接触感染”的一些小办法啦。

       正确的佩戴口罩可以避免飞沫传播造成感染的情况,但如果没有正确洗手,在摘除以及佩戴口罩时,也会因为“接触”而感染病毒。所以除了戴好口罩以外,正确洗手也非常非常重要哦!

 

       另外,很多人会因为怕感染,而拒绝外卖、纸箱等一切物品的接触,在笔者看来,只要做到严格的隔离,是可以避免感染的,不需要过度敏感和恐慌。而且许多商家都会制作“外卖安心卡”,监控外卖过程中的可能接触者的体温等工作,大家都非常重视呢!

       所以,只需要多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少接触,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啦。

延伸阅读:
“一罩难求”,怎么办?
住院隔离,如何调适自己?
面对疫情,如何做好一个向长辈科普的“小喇叭”?
“隔离”在家,你焦虑了么?
同舟计划——疫情时期的心理援助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

0

相关推荐